[实用新型]一种隧道锚固围岩复合承载性能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75399.8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1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畏;蒋后羿;汪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和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李焕焕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锚固 围岩 复合 承载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锚固围岩复合承载性能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调节机构和移动减震机构,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底部装设有移动减震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装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框体的内部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右侧表面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为啮合连接。该隧道锚固围岩复合承载性能的检测装置,具备了便于调节检测装置高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锚固围岩复合承载性能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指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70年将其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平方米的洞室”。
现有的一种隧道锚固围岩复合承载性能的检测装置,由于隧道的高度有高有低,在对隧道的承载力进行检测时,需要用到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的高度不可调不便于对不同高度的隧道进行检测,且检测装置需要搬运到需要检测的位置,较为麻烦,搬运中可能会损坏到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锚固围岩复合承载性能的检测装置,具备了便于调节检测装置高度等优点,解决了检测装置高度不可调不便于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锚固围岩复合承载性能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调节机构和移动减震机构,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底部装设有移动减震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装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框体的内部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右侧表面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为啮合连接。
所述移动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支撑柱的两侧铰接有弹簧柱。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内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弹簧柱的顶端与凹槽的内顶部相铰接,所述凹槽的内顶部与支撑柱的顶部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一端装设有摇把,所述摇把的一端为穿过固定框与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框的左侧为开口结构,所述固定框的形状为矩形框。
进一步,所述框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移动杆为穿过通口延伸至外部。
进一步,所述移动轮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移动轮设置在底板的下方四角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隧道锚固围岩复合承载性能的检测装置,通过摇把转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移动杆移动,从而达到检测装置主体升降的效果,便于检测时根据检测的实际高度调节检测装置主体的高度,方便操作。
2、该隧道锚固围岩复合承载性能的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移动轮便于检测装置主体的搬运,且通过减震机构使检测装置主体在移动过程中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尽量避免检测装置主体在移动过程中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一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和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和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75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前轮拖挂
- 下一篇:圆柱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