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电站氢气点火器用300℃以上的耐辐射柔性防磁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63882.4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0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华东;李斌;梁福才;凌国桢;狄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2;H01B7/17;H01B7/295;H01B7/29;H01B7/28;H01B3/04;H01B3/28;H01B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苏兴建 |
地址: | 2133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氢气 点火 器用 300 以上 辐射 柔性 防磁 电缆 | ||
一种核电站氢气点火器用300℃以上的耐辐射柔性防磁电缆,是由多根线芯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包裹隔热缓冲层;在隔热缓冲层外包覆铜带护套;所述线芯是由一根或多根镀镍合金单丝束合并绞合构成导体;导体外包裹核心绝缘层后,再包裹硅橡胶绝缘层;核心绝缘层的结构为:在导体外依次重叠绕包多层无氟耐高温煅烧型云母带;重叠绕包的绕包搭盖率是48%~52%;硅橡胶绝缘层是由柔性耐高温硅橡胶绝缘料挤包构成;线芯绞合构成缆芯的成缆节径比是45~55倍;隔热缓冲层是由耐高温硅橡胶挤包构成;铜带护套是由防磁抗氧化铜带紧密包裹在隔热缓冲层外,再焊接后轧纹构成。本电缆可以配套三代、四代核电站某些安全壳内有关高温区域的设备上使用。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方案属于核电站特种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核电站氢气点火器用300℃以上的耐辐射柔性防磁电缆。
背景技术
核能是一种清洁、低碳、高能量密度的能源,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核裂变发电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某核电站使用的气冷微堆电气系统及设备需要采用长期运行于温度300℃以上的电缆。同时,由于核电站使用电缆的安全性等特殊要求,该电缆还需要具备耐辐射性能。
以某型核电站氢气点火器使用的350℃寿命1年的特种电缆来说,是业内公认的性能要求最高的耐高温电缆。目前且仅有一种规格电缆可满足使用要求,但是,该电缆不仅载流量小,还长期依赖进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一种核电站氢气点火器用300℃以上的耐辐射柔性防磁电缆,是由多根线芯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包裹隔热缓冲层4;在隔热缓冲层外包覆铜带护套5;
所述线芯是由一根或多根镀镍合金单丝束合并绞合构成导体1;导体外包裹核心绝缘层2后,再包裹硅橡胶绝缘层3;
核心绝缘层的结构为:在导体外依次重叠绕包多层无氟耐高温煅烧型云母带,重叠绕包的绕包搭盖率是48%~52%。
一种结构是,在导体外依次重叠绕包三层无氟耐高温煅烧型云母带,其中,内层的无氟耐高温煅烧型云母带的云母面应与导体紧密贴合;次外层和最外层的无氟耐高温煅烧型云母带的云母面面紧密贴合;
另一种结构是,在导体外依次重叠绕包五层无氟耐高温煅烧型云母,其中,自内而外的第一层无氟耐高温煅烧型云母带的云母面与合金导体紧密贴带合,第二层与第三层的无氟耐高温煅烧型云母带的云母面紧密贴合在一起,第四层与第五层的无氟耐高温煅烧型云母带的云母面紧密贴合在一起。
硅橡胶绝缘层是由柔性耐高温硅橡胶绝缘料挤包构成;绝缘料可采用溧阳天盛绝缘材料有限公司TS系列硅橡胶材料;
线芯绞合构成缆芯的成缆节径比是45~55倍,以提高电缆的柔性程度。
隔热缓冲层4是由耐高温硅橡胶挤包构成;耐高温硅橡胶可采用东爵有机硅(南京)有限公司NE系列硅橡胶材料;
铜带护套5是由防磁抗氧化铜带紧密包裹在隔热缓冲层外,再焊接后轧纹构成。
无氟耐高温煅烧型云母带的标称厚度是0.12mm或0.14mm,宽度是15mm~35mm。
进一步的:所述导体的标称截面积为1.0~95mm2,镀镍合金单丝的线径范围是0.37~2.62mm。
多根镀镍合金单丝束合绞合,镀镍合金单丝的绞合方向为左向,镀镍合金单丝的束合节距不大于束合后外径的16倍;
镀镍合金单丝自内而外分层排列绞合;每层镀镍合金单丝中的相邻镀镍合金单丝相互紧密贴合;相邻两层镀镍合金单丝的内、外层镀镍合金单丝紧密贴合。
硅橡胶绝缘层的标称厚度是1.0~2.0mm。
隔热缓冲层的厚度是0.5~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63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膜吸塑周转工装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彩色混凝土装饰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