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触控屏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51124.0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3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艳梅 |
主分类号: | G06F3/046 | 分类号: | G06F3/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触控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触控屏,该电磁触控屏为复合层结构,在所述复合层结构中包括盖板玻璃层、显示玻璃层、光学部件层和电磁感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顺序是:盖板玻璃层、电磁感应层、显示玻璃层和光学部件层,在所述电磁感应层的下方设置有矽钢片,所述光学部件层包括:偏光片材和/或导光板。本实用新型将电磁感应层线路直接设计在显示玻璃层上,这样设计不用改变原有的屏结构和整机结构,没有增加任何厚度,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增加电磁感应层的厚度、导致原有整机结构不能组装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单独制作电磁感应层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屏,尤其涉及一种电磁触控屏,属于屏幕触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触控屏越来越成为各种电子产品的必备组件,特别是电磁触控屏,被广泛应用在智能交互平板领域。现有的大尺寸电磁触控屏普遍采用银浆印刷工艺制程,也即现有电磁触控屏中的天线阵列是通过丝网用银浆印刷制成的。但是,现有技术的电磁触控屏存在种种缺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触控屏,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磁触控屏,该电磁触控屏为复合层结构,在所述复合层结构中包括盖板玻璃层、显示玻璃层、光学部件层和电磁感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顺序是:盖板玻璃层、电磁感应层、显示玻璃层和光学部件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磁感应层的下方设置有矽钢片。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部件层包括:偏光片材和/或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将电磁感应层线路直接设计在显示玻璃层上,这样设计不用改变原有的屏结构和整机结构,没有增加任何厚度,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增加电磁感应层的厚度、导致原有整机结构不能组装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单独制作电磁感应层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侧入式背光系统电磁屏的复合层结构组装方式。
图2是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系统电磁屏的复合层结构组装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触控屏的复合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盖板玻璃层1(Cover Lense)、显示玻璃层2(OC)、光学部件层3、电磁感应层4(EMR Sensor)、扩散片5、发光部件6
如图1所示的侧入式电磁屏组装方式,多用于中小尺寸(55寸以下),电磁感应层4(EMR Sensor)放置在底层,有的屏幕是有下铁框,下铁框应该放置在电磁感应层4下方,同时EMR sensor下方还需要贴合上规整的矽钢片等导磁材料,电磁感应层4上方是偏光片材、导光板等光学部件,再上方放置显示玻璃层2(OC),因为要用电磁笔书写,所以上方需加贴盖板玻璃层1(Cover Lense)。
如图2所示的直下式背光系统电磁屏的组装方式,这种多用于大尺寸(55英寸以上),与第一种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发光部件位于下方,所以要求电磁感应层4(EMR Sensor)必须为高透光材质。EMR sensor直接贴合在扩散片5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艳梅,未经杨艳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51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混凝土预制桩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具有调节机构的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