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加热炉用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45860.5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31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才;樊鹏;王绥德;张龙;黄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14;F24H9/16;F24H15/305;F24H15/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加热炉 节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加热炉用节能装置,包括上换热管组、下换热管组、中间隔板、密封壳、管板、联络风道、进风道、出风道、旁路风道、旁通液管道、中间联箱和支撑结构,所述上换热管组和下换热管组穿设固定在管板和密封壳上,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中间设置有旁通液管道,所述上封板、中间隔板和下封板依次设置在上换热管组的上部、下部和下换热管组的下部,所述进风道和出风道之间通过旁路风道连接,所述密封壳设置在管板外侧,且密封壳分别与上封板、下封板的端部和管板的边缘焊接,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密封壳的下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油田加热炉能耗大,热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费和严重空气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加热炉用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加热炉作为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交换装置,在各大油田采油厂站均有广泛应用,天然气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与低温液态介质完成热交换后,变为100~400℃的烟气由尾部烟道经烟囱排空,一方面基于这部分烟气温度较高,其中蕴含了可观的烟气显热,另一方面天然气燃烧生成的烟气含水率较大,还含有大量水蒸气的气化潜热,由此导致加热炉的热效率比普通工业锅炉低一些,实际运行能耗较高。这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给环境空气带来了严重的品质污染。结合当前国内的“双碳”政策要求,即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致力于控碳、减碳、低碳和零碳技术的探索及应用。油田行业加热炉的数量多、种类多、功率差异大、运行负荷范围大且波动频繁,加热炉单体容量偏小,由此使得油田加热炉实际生产总能耗很高,运行效率远低于设计值,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和严重空气的污染,给“双碳”目标的实现形成了巨大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装置所存在的易堵塞、易泄露等缺陷,现提供一种油田加热炉用节能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油田加热炉能耗大,热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费和严重空气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油田加热炉用节能装置,包括:
上换热管组、下换热管组、中间隔板、上封板、下封板、密封壳、管板、联络风道、上变径段、下变径段、进风道、出风道、旁路风道、进液管道、出液管道、进液联箱、出液联箱、旁通液管道、中间联箱和支撑结构,所述上换热管组和下换热管组穿设在固定在管板和密封壳上,且上换热管组和下换热管组分别与进液联箱和出液联箱相连通,并且进液联箱和出液联箱分别与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相连通,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中间设置有旁通液管道,所述上封板、中间隔板和下封板依次设置在上换热管组的上部、下部和下换热管组的下部,所述进风道和出风道之间通过旁路风道连接,所述密封壳设置在管板外侧,且密封壳分别与上封板、下封板的端部和管板的边缘焊接,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密封壳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管板、中间隔板上封板和下封板围成区域为节能装置的烟气流通通道,且中间隔板两端分别与管板内壁焊接,并且中间隔板在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联络风道中部设有第二导流板,且联络风道底部设有排水管,并且排水管一端设置有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下变径段内设有第一导流板,且上变径段、下变径段一端分别与出风道和进风道相连接,上变径段、下变径段的另一端分别与上封板、下封板、中间隔板和管板相连接,进风道和出风道上分别设有进风阀、出风阀、进风温度计、出风温度计、进风压力表和出风压力表,旁路风道上设有旁路风阀。
进一步的,所述上换热管组和下换热管组分别设置在中间隔板的上部和下部,上换热管组的进液端与进液联箱的出液端相连通,进液联箱的进液端与进液管道相连通,上换热管组的出液端与中间联箱的进液端相连通,中间联箱的出液端与下换热管组的进液端相连通,下换热管组的出液端与出液联箱的进液端相连通,出液联箱的出液端与出液管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45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槽龙骨
- 下一篇:一种防爆型电动双梁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