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阻递进式蜂窝吸波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44206.2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3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石丽丽;王晓兰;杨超;王永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信微波吸收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大连大工智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4 | 代理人: | 崔雪 |
地址: | 11602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递进 蜂窝 材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窝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阻递进式蜂窝吸波材料,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蜂窝体,所述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基体,所述基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芳纶纸,所述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芳纶纸,所述上芳纶纸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铁氧体片,所述下芳纶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铁氧体片。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电阻式材料石墨制成的蜂窝体从结构以及材料上削弱损耗、吸收转化部分电磁波的能量为热量,经过导电纤维、第一铁氧体片与第二铁氧体片吸收转化为热能,热能积聚汇聚在基体以及蜂窝体的内部,最终经由气道和散热口排出,保证吸波能力不受损坏降低,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窝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阻递进式蜂窝吸波材料。
背景技术
吸波材料,分为吸收型和干涉型两类,吸收型吸波材料本身对雷达波进行吸收损耗,基本类型有复磁导率与复介电常数相等的吸收体、阻抗渐变“宽频”吸收体和衰减表面电流的薄层吸收体;干涉型则是利用吸波层表面和底层两列反射波振幅相等的相位进行反方向干涉相消的吸波结构。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吸波材料主要是采用一些吸波结构干涉耗损声波能量,以求达到吸波的目的,但在设计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单一的结构吸波效率较低,未能结合一些吸收型材料做到相辅相成,提高效果;二是传统的吸波型材料散热性较差,内部热能的散发不够理想,长时间使用对材料本身有一定损害,吸波能力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阻递进式蜂窝吸波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阻递进式蜂窝吸波材料,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蜂窝体,所述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基体,所述基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芳纶纸,所述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芳纶纸,所述上芳纶纸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铁氧体片,所述下芳纶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铁氧体片,所述第一铁氧体片以及第二铁氧体片与蜂窝体之间均通过粘接层连接,所述蜂窝体的侧壁的内部均设置有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基体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气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蜂窝体的远离基体的一端均设置有阻燃涂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夹槽的内部设置有导电纤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蜂窝体的侧壁顶端中部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口且散热口均连通至夹槽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道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体的外周上下部均设置有防护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蜂窝体的内壁材质为石墨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电阻式材料石墨制成的蜂窝体从结构以及材料上削弱损耗、吸收转化部分电磁波的能量为热量,又使用导电纤维第一铁氧体片与第二铁氧体片二次吸收转化残余电磁波,提升吸波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经过第一铁氧体片和第二铁氧体片吸收转化为热能,热能积聚汇聚在基体以及蜂窝体的内部,最终经由气道和散热口排出,保证吸波能力不受损坏降低,提高使用寿命,防水透气膜的设计是为了阻断外界潮湿空气的进入,以免损毁材料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信微波吸收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信微波吸收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442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菌净味模块安装结构及冰箱
- 下一篇:一种单晶炉自动剪籽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