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器部件及商用车单侧短行程同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43255.4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71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陈澜;周新良;马骏;陈叙初;邱智睿;舒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3/02 | 分类号: | F16D2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田书亚 |
地址: | 321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器 部件 商用 车单侧短 行程 同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器部件及商用车单侧短行程同步结构,所述同步器部件包括同步器齿座、滑块限位卡环、同步器齿套、同步器推块、同步环以及同步器弹簧;同步器齿套通过花键与同步器齿座配合连接,同步器推块装于同步器齿套对应凹槽中,并通过同步器弹簧顶住同步器推块使其自由状态不掉落,滑块限位卡环装于同步器齿座对应卡环槽中,同步环装于同步器部件需要与齿轮同步的一侧;所述同步结构包含同步器部件、同步器部件两侧齿轮、同步锥、滚针轴承以及输出轴。本实用新型中可直接替换原先不带同步器的换挡结构,对原总体安装状态影响小,相关变更零件小,在保证低成本的情况下即可增加同步器作用,满足了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商用车单侧短行程低成本同步结构。
背景技术
同步器作为汽车变速器总成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对降低换挡结合的冲击和噪音、减小换挡力和换挡时间、提高换挡的平顺性和变速器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一些低速且使用频率较少的倒挡,特别是6挡变速器,因为倒挡基本在停车情况下进行挂挡,使用同步功能较少,特别是6挡变速器,单独使用一套挂挡机构,包含滑动齿套与齿座,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但不带同步器存在一个问题,即当挂倒挡时滑动齿套花键与倒挡齿轮花键容易相互顶住从而影响挂挡,该问题在手动变速器情况下,可通过简单操作驾驶室的换挡手柄使同步器齿套花键与倒挡齿轮花键错开顶的位置即可挂入挡。但是该问题在自动变速器情况下,因挂挡靠带电机等驱动装置的机构进行选换挡,当同步器齿套花键与倒挡齿轮花键相互顶住影响挂挡时,其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即可报挂挡失败故障,影响整车驾驶。
因此,当由手动变速器升级为自动变速器时同时倒挡不带同步器,特别是6挡箱倒挡单独一套换挡结构时,在不改变其内部结构情况下,保证产品零部件的最大通用性,增加可直接替换原换挡结构的同步结构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步器部件及商用车单侧短行程同步结构,应用于只需单侧增加同步器,同时在不改变原先齿轴轴向位置情况下替换原换挡结构,以实现低成本、短行程、高可替换性以及高可靠性功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步器部件,所述同步器部件(5) 包括同步环(7)、同步器弹簧(8)、同步器推块(9)、同步器齿套(10)、滑块限位卡环(11)以及同步器齿座(12);同步器齿套(10)套设在所述同步器齿座(12)外周,并与同步器齿座(12)固定连接,同步器推块(9)装于同步器齿套(10)的凹槽中,并通过同步器弹簧(8)顶住同步器推块(9),使同步器推块(9)处于自由状态时不掉落,所述滑块限位卡环(11)装于同步器齿座(12)上,所述同步环(7)用于装在同步器部件 (5)需要与齿轮同步的一侧。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器齿座(12)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输出轴(1)。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块限位卡环(11)装于同步器齿座(12)的卡环槽中,所述卡环槽位于所述同步器齿座(12)的侧端。
一种商用车单侧短行程同步结构,包括同步器部件(5)、第一挡齿轮(6)、第二挡齿轮(3)、同步锥(4)、滚针轴承(2)以及输出轴(1);所述同步器部件(5)的同步器齿座(12)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出轴(1)上,所述滚针轴承(2)装配在输出轴(1)上,所述第二挡齿轮(3)与第一挡齿轮(6)分别套于滚针轴承(2)的外侧,所述第二挡齿轮 (3)与第一挡齿轮(6)通过滚针轴承(2)可在输出轴(1)上自由转动,所述同步锥(4) 与第二挡齿轮(3)固定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同步环(7)装于同步器部件(5)靠近倒挡齿轮的一侧。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器齿座(12)通过花键与输出轴(1)花键配合,且与输出轴(1)一同转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锥(4)与第二挡齿轮(3)之间花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43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用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射线管调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