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康复训练器及其抓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41346.4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7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平;代文文;熊杰;易金花;简卓;王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3/14;A63B7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张光明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 训练器 及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器及其抓握装置,其中,抓握装置供患者抓持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安装部、支撑部及抓握部。支撑部用于连接安装部及抓握部,且安装部具有多种安装接口,用于将抓握部固定于不同的外接设备。此外,抓握部外侧边缘均匀设有若干和患者指部轮廓相适配的抓槽。支撑部和抓握部之间形成可视区域,用于供患者观测自己的训练轨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抓槽以放置患者手指,提高了抓握装置的舒适度。同时,该抓握部还设置了一供患者观测自己训练轨迹的可视区域,提高了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在安装部设置了多种安装接口,可采用多种安装方式将抓握部固定于不同的外接设备,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学及康复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康复训练器及其抓握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的手部及上肢的功能性障碍缺陷的主要诱发原因包括脑瘫、交通事故及工伤等,尤其是脊髓损伤及脑血管疾病中的脑卒中所占患者居多。根据数据统计,85%的脑卒中幸存患者会出现上肢功能障碍问题,且数量正日趋扩大化。这些患者除了接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之外,其中借助于康复师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也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上肢功能障碍,使患者逐渐恢复至健康的状态。
康复训练设备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完成康复训练,进而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生活。该康复训练设备对数量庞大的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社会价值。
其中,大多的上肢康复训练设备均设置有抓握装置,供患者抓持,并带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然而,国内常用的抓握装置与患者手部的适配性较差,影响患者训练效果。而且,现有的抓握装置大多只能采用一种安装方式,不能适配多种康复训练设备,通用性差。
此外,患者在训练时还不能直接通过抓握装置观测自己的训练轨迹,需要观察另设的显示装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患者分心,影响训练效果。而且,若外接的康复设备未设置显示装置,就算抓握装置所采用的安装方式能够对接该康复设备,使用性能也较差,对抓握装置的通用性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发明人(们)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致力于开发出一款通用性强且舒适度高的抓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康复训练器及其抓握装置,具有多种安装方式,能适配不同的外接设备,通用性强且舒适度高。同时,患者能够通过该抓握装置直接观测自己的训练轨迹,提高了训练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抓握装置,供患者抓持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
安装部、支撑部及抓握部;
所述支撑部用于连接所述安装部及抓握部,且所述安装部具有多种安装接口,用于将所述抓握部固定于不同的外接设备;
其中,所述抓握部外侧边缘均匀设有若干和患者指部轮廓相适配的抓槽;
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抓握部之间形成可视区域,供患者观测自己的训练轨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支撑本体、若干支撑臂和一环形挡边;
若干所述支撑臂沿所述支撑本体的周侧间隔设置;
所述环形挡边设置于若干所述支撑臂远离所述支撑本体的一端;
其中,所述支撑本体用于对接所述安装部;
所述环形挡边用于对接所述抓握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抓握部呈柔性的环形构造,套设于所述环形挡边;及
所述抓握部背对于所述环形挡边的一侧设有若干所述抓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抓握装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41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块以及使用该定位块的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旋转靶材装配式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