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载仿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41299.3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2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帮伟;林启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本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6 | 分类号: | H02K1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马振华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载仿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载仿型模具,其包括:移载外筒、移载内筒以及底座;移载内筒安装于底座上,移载内筒具有一腔体,移载内筒的顶部开设有围绕中心周向排列设置的若干内插孔,若干内插孔与腔体相连通;移载外筒能够套装于移载内筒上,且二者保持同轴设置;移载外筒能够沿轴向方向运动并与移载内筒相分离;移载外筒的顶部开设有围绕中心周向排列设置的若干外插孔,若干外插孔与若干内插孔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便于扁线发卡的插接组装,并进一步形成线冠形态。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可分离的移载外筒,借助该移载外筒可便于线冠的整体周转,并整体插接组合于电机的定子铁芯中,从而显著提高了扁线发卡的插接及周转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移载仿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中,为了提高电机产品效能,开始采用扁线发卡代替圆形电磁线。该扁线发卡在装配于电机中时,需要按照特定的方式插接于电机的定子铁芯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扁线发卡并非是直接插接于定子铁芯中,而是需要预先插接形成线冠,然后整体移载到相应工位,方便插入定子铁芯中。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移载仿型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载仿型模具,其包括:移载外筒、移载内筒以及底座;
所述移载内筒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移载内筒具有一腔体,所述移载内筒的顶部开设有围绕中心周向排列设置的若干内插孔,若干内插孔与所述腔体相连通;
所述移载外筒能够套装于所述移载内筒上,且二者保持同轴设置;所述移载外筒能够沿轴向方向运动并与所述移载内筒相分离;所述移载外筒的顶部开设有围绕中心周向排列设置的若干外插孔,若干外插孔与若干内插孔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移载仿型模具的改进,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移载内筒的腔体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尺寸与所述移载内筒的直径相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移载仿型模具的改进,所述底座的四角位置还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移载仿型模具的改进,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分布于所述移载内筒两侧的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移载仿型模具的改进,所述移载内筒的下端还设置有便于所述移载内筒安装固定的法兰,所述法兰嵌合于所述底座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移载仿型模具的改进,所述若干外插孔位于一环形凹槽的底部,所述环形凹槽的两内侧壁形成导向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移载仿型模具的改进,所述移载外筒的外周侧壁上还设置有适于移载外筒被抓取的环形延伸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移载仿型模具可便于扁线发卡的插接组装,并进一步形成线冠形态。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移载仿型模具还具有可分离的移载外筒,借助该移载外筒可便于线冠的整体周转,并整体插接组合于电机的定子铁芯中,从而显著提高了扁线发卡的插接及周转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载仿型模具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移载仿型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移载仿型模具的轴向剖面图;
图4为扁线发卡插接于本实用新型的移载仿型模具中并形成线冠形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本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本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412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晒版机用翻转机构
- 下一篇:升降式内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