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截面组合型强夯锤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35243.7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3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华栓;闫振兴;褚海伟;张兵;周娴;焦志国;刘雪峰;董宝志;冯振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山西金宝岛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培君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组合 型强夯锤 | ||
1.一种变截面组合型强夯锤,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夯锤(7)和引导夯锤(8),所述基础夯锤(7)呈凸字形,其底部为圆柱状的锤体,其锤体顶端中部一体设置有竖向延伸的锤颈,且其锤颈外侧的锤体上按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竖向贯通的排气孔(11),所述锤颈呈圆柱状,且其轴心与锤体轴心共线,锤颈的顶部切削成圆台状,且锤颈顶部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蘑菇头吊装螺杆(1),蘑菇头吊装螺杆(1)的底端贯穿锤颈并延伸至锤体内一定深度处,所述引导夯锤(8)呈圆柱状,其顶端固定连接在基础夯锤(7)锤体的底端中心位置,且其轴心与锤体轴心共线,引导夯锤(8)与基础夯锤(7)连接位置按环形阵列固定布设有若干块加固支撑板(10),其横截面尺寸小于锤体的横截面尺寸并大于锤颈的横截面尺寸,且其截面半径小于排气孔(11)与基础夯锤(7)轴心之间的最短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组合型强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夯锤(7)锤体上方的锤颈上套设有增重加固顶盖(5),所述增重加固顶盖(5)包括一体相连的两部分,其顶底两部分分别为圆台状和圆柱状,其顶底两部分的轴心处贯通开设有与锤颈尺寸相匹配的圆柱状通孔,且其底部圆柱的外径与锤体部位圆柱体的尺寸相匹配,增重加固顶盖(5)通过若干个按环形阵列布设的连接螺栓(4)与锤体固定相连,其本体上对应开设有排气孔(11),且其本体上开设的排气孔(11)与锤体上开设的排气孔(11)轴向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组合型强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加固顶盖(5)与锤体之间的锤颈上套设有若干块增重锤片(6),所述增重锤片(6)呈圆环柱状,且其内外径分别与锤颈和锤体部位圆柱体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增重锤片(6)和增重加固顶盖(5)依次叠放在锤体上,并通过若干个按环形阵列布设的连接螺栓(4)与锤体固定相连,二者本体上对应开设有排气孔(11),且二者本体上开设的排气孔(11)与锤体上开设的排气孔(11)轴向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组合型强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锤片(6)的外环面、基础夯锤(7)的外环面及底面外露部分和引导夯锤(8)的外环面及底面处均固定设置有一层耐磨加固层(9),且增重加固顶盖(5)与耐磨加固层(9)采用相同材料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组合型强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加固顶盖(5)上方的锤颈上套设有吊装套箍(2),所述吊装套箍(2)通过若干道承插螺栓(3)与蘑菇头吊装螺杆(1)和锤颈固定相连,其底端抵靠在增重加固顶盖(5)顶面上并将增重加固顶盖(5)压紧在基础夯锤(7)的锤体上,所述承插螺栓(3)对应吊装套箍(2)轴心位置垂直贯穿吊装套箍(2)、基础夯锤(7)的锤颈以及蘑菇头吊装螺杆(1)并将三者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组合型强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支撑板(10)为耐磨材料制作的直角三角形板,且其两条直角边对应的板面分别与基础夯锤(7)锤体底面及引导夯锤(8)的外环面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组合型强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套箍(2)包括密贴在锤颈外壁上的加固套管,所述加固套管顶端两端分别焊接固定有一个加固钢环,且加固套管外壁面上按环形阵列焊接固定有若干根加固钢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组合型强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加固顶盖(5)顶部按环形阵列焊接固定有若干个吊钩(1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组合型强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夯锤(7)、引导夯锤(8)和增重锤片(6)均采用铸铁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增重加固顶盖(5)和耐磨加固层(9)均采用锰钢材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山西金宝岛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山西金宝岛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352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房建用后浇带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有限空间有害气体减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