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粒塔及其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827370.2 | 申请日: | 2022-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9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娄彤;李文修;李元海;朱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陕芳芳 |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造粒塔 及其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粒塔及其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尾气进口,顶部具有尾气出口,所述壳体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收集池,在所述收集池的上方设有喷洒部件,在所述喷洒部件的上方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收集池与所述过滤装置在高度方向上位置对应,所述收集池用于盛装液体;所述喷洒部件用于喷洒粉状吸附剂。该净化装置利用尿素粉尘和吸附剂在水中溶解性的差异,对净化装置进行了结构优化,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吸附脱氨和除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粒塔及其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造粒塔在进行化肥造粒过程中会产生尿素粉尘和氨气,在除尘时主要采用湿法水洗除尘和袋式除尘两种方式。
其中,湿法水洗除尘的效率较低,布袋除尘方式虽然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但因没有水洗装置吸收氨气,氨的排放浓度较高。目前常采用的这种除尘方式均无法同时满足高效除尘和除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粒塔及其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利用尿素粉尘和吸附剂在水中溶解性的差异,对净化装置进行了结构优化,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吸附脱氨和除尘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粒塔的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尾气进口,顶部具有尾气出口,所述壳体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收集池,在所述收集池的上方设有喷洒部件,在所述喷洒部件的上方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收集池与所述过滤装置在高度方向上位置对应,所述收集池用于盛装液体;所述喷洒部件用于喷洒粉状吸附剂。
本方案的提供的净化装置,用于造粒塔,在过滤装置的下方对应设有用于盛装液体的收集池,在收集池和过滤装置之间设有喷洒粉状吸附剂的喷洒部件;应用时,造粒塔尾气自壳体底部进入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喷洒部件喷洒粉状吸附剂,粉状吸附剂能够吸附尾气中的氨气,并稀释尾气中的尿素粉尘,被吸附剂调质的尾气随气流上升经过过滤装置时,被过滤装置过滤拦阻,因吸附剂的调质作用,避免了尿素粉尘在过滤装置表面直接触碰,避免尿素粉尘直接发生粘结,从而过滤装置表面拦阻的粉尘层容易清灰、不结块,在清灰后,过滤装置上拦阻的粉尘可被收集池收集,粉尘中的氨气和尿素粉尘溶于水,吸附剂不溶于水,方便后续对收集池中的浆液进行处理;该净化装置解决了尿素粉尘不易清灰的问题,利用吸附剂对氨气的吸附性及氨气溶于水的特性有效地对尾气中的氨气进行了处理,实现了高效除尘、除氨的效果;另外,该净化装置的结构设置简单、紧凑,能够适应多数造粒塔的改造需求。
如上所述的造粒塔的净化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再生装置,所述收集池的底部通过排出管与所述再生装置连接,所述再生装置用于对所述排出管排出的浆液中的吸附剂进行脱水再生,所述再生装置还与所述喷洒部件连接,以将再生后的吸附剂送至所述喷洒部件。
如上所述的造粒塔的净化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喷洒部件连接,以提供将吸附剂输送至所述喷洒部件的动力;所述再生装置通过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喷洒部件连接。
如上所述的造粒塔的净化装置,所述再生装置还通过回流管与所述收集池连接,用于将所述浆液经固液分离后的液体送回至所述收集池。
如上所述的造粒塔的净化装置,所述再生装置包括固液分离部和烘干再生部,所述固液分离部用于滤除所述浆液中的液体,所述烘干再生部用于对所述固液分离部分分离出的吸附剂进行风干和脱附处理。
如上所述的造粒塔的净化装置,所述烘干再生部包括进风管路和出风管路,所述进风管路与所述尾气出口连接,所述出风管路与靠近所述尾气进口处的所述壳体连通。
如上所述的造粒塔的净化装置,所述喷洒部件包括喷洒管路和设于所述喷洒管路的喷头。
如上所述的造粒塔的净化装置,所述喷洒部件喷洒的吸附剂量与造粒塔尾气中尿素粉尘量的比例大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27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