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微小推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21434.8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7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鹿启帅;崔旭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航宇九天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F16H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微小 推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真空微小推动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罩壳,所述罩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罩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远离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真空机、减速机、联轴器、螺母、丝杆和球头推动杆,通过真空机将罩壳内部的空气给抽掉,使得罩壳内部变成真空环境,再通过减速机带动转动轴旋转的同时转动轴带动联轴器旋转,使得联轴器带动丝杆旋转,接着丝杆推动并带动螺母转动,再通过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带动球头推动杆向前移动,从而使得真空微小推动器的尺寸比较小,且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真空微小推动器。
背景技术
真空微小推动器由两个部分组成,驱动电机、真空机及器身(离心泵)、器身部分由盖、缸、活塞、叶轮及转轴组成,当通电时,电动机带动转达轴及转轴上的叶轮旋转,在活塞内产生压力,在此压力影响下,由活塞上部吸到活塞下部,迫使活塞和固定在其上的推杆及横梁迅速上升,通过杠杆机械压缩负荷弹簧(推动器或制动器带有负荷弹簧者),产生机械运动,当断电时,叶轮停止旋转,活塞在负荷弹簧力及本身重力作用下,迅速成下降,迫使油重新流入活塞上部,这时仍然通过杠杆机构恢复原位真空微小推动器常与制动架配合使用,广泛用于各类传动装置的制动。
现有的真空微小推动器的尺寸一般比较大,并且比较占空间,而且真空微小推动器一般没有减速机来降低转速,并增加转矩,容易导致不能及时的控制启停和变速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真空微小推动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真空微小推动器的尺寸一般比较大,并且比较占空间,而且真空微小推动器一般没有减速机来降低转速,并增加转矩,容易导致不能及时的控制启停和变速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真空微小推动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罩壳,所述罩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罩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远离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机,所述罩壳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端轴承,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减速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球头推动杆,所述螺母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轴承和第一导向轴承,所述螺母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
优选的,所述丝杆贯穿轴承座和固定端轴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球头推动杆贯穿罩壳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丝杆贯穿第一导向轴承的两侧和球头推动杆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真空微小推动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真空机、减速机、联轴器、螺母、丝杆和球头推动杆,通过真空机将罩壳内部的空气给抽掉,使得罩壳内部变成真空环境,再通过减速机带动转动轴旋转的同时转动轴带动联轴器旋转,使得联轴器带动丝杆旋转,接着丝杆推动并带动螺母转动,再通过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带动球头推动杆向前移动,从而使得真空微小推动器的尺寸比较小,且节省空间。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减速机固定座、轴承座和固定端轴承,通过固定座将真空机和减速机固定在底板上,再通过轴承座便于支撑住丝杆,进一步通过固定端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底板、罩壳、第一导向轴承和第二导向轴承,通过底板便于支撑住罩壳和真空机和减速机,再通过罩壳便于保护丝杆和球头推动杆,进一步通过第一导向轴承和第二导向轴承便于支撑住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从而使得真空微小推动器可以及时的控制启停和变速操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航宇九天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航宇九天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21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色注塑机换模系统
- 下一篇:自动贴标签和自动拉钉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