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夹手装置及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20516.0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松;冯计洪;兰文斌;刘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17/00;E05B49/00;E06B7/36;E06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志海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夹手 装置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夹手装置,包括:防夹手底座和防夹手挡片;所述防夹手底座具有同智能锁配合的安装结构;所述防夹手挡片设置于所述防夹手底座,用于封堵智能锁握持空间至少一面的握持缝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夹手装置,通过防夹手底座安装于智能锁后,防夹手挡片封堵智能锁握持空间至少一面的握持缝隙,能够在手指穿过该缝隙时,阻止指端超出,从而解决开关门时有夹手风险的问题,用于保护手免于受到门框的挤压风险。本方案可广泛适用于各类锁(智能锁、防盗门等)。即使前期已安装的门锁未考虑到,也可以是产品后期的优化增加防夹手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防夹手装置的智能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夹手装置及智能锁。
背景技术
门锁的把手处通常设有供手指穿过的缝隙,以便于开关门操作。
现有结构中的上述缝隙为贯穿结构,便于握持操作。
但是,与此同时,若握持手指穿过该缝隙,指端靠近门框的情况,则容易造成夹手,出现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夹手装置,降低门框夹手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防夹手装置的智能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夹手装置,包括:防夹手底座和防夹手挡片;
所述防夹手底座具有与智能锁适配的安装结构;
所述防夹手挡片设置于所述防夹手底座上,用于封堵所述智能锁握持空间至少一面的握持缝隙。
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卡接结构和/或粘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夹手底座包括:底座主体;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两侧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
所述底座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智能锁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防夹手挡片与所述防夹手底座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夹手底座设有用于同所述防夹手挡片配合的卡装槽。
优选地,所述卡装槽包括:沿轴线交替排布的卡槽和通槽;
所述防夹手挡片依次穿过所述卡槽和所述通槽,所述防夹手挡片通过所述卡槽固定于所述防夹手底座。
优选地,所述防夹手底座开设有至少一个识别通孔,所述识别通孔与所述智能锁的识别区域对位设置。
优选地,所述识别通孔的数量为两个,关于所述防夹手底座的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防夹手挡片的边缘设有指尖避让孔。
优选地,所述防夹手底座和/所述防夹手挡片材质为塑胶。
一种智能锁,包括:智能锁面板和智能锁底座,还包括如上述的防夹手装置;
所述握持缝隙位于所述智能锁面板和所述智能锁底座之间,所述防夹手挡片的形状与所述握持缝隙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防夹手底座安装于所述智能锁面板或所述智能锁底座。
优选地,所述防夹手底座安装于所述智能锁底座,所述智能锁底座的外壳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防夹手底座具有同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智能锁面板设置有指静脉模组。
优选地,所述指静脉模组设置于所述智能锁面板的后侧面,所述指静脉模块的采集窗口沿用户把持手指延伸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20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雷数据在线采集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强制密封楔式双闸板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