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18210.1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3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邵帅;潘勇;蒲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B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山区 水工 隧洞 出口 修复 工程 围堰 结构 | ||
1.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土石填筑体(1)、迎水面护坡(2)、防渗墙(3)以及支撑结构;所述土石填筑体(1)设置在河床(9)表面,所述土石填筑体(1)靠近河水(8)的表面为迎水面(5),远离河水(8)的表面为背水面,所述迎水面护坡(2)设置在所述迎水面(5),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背水面,所述防渗墙(3)位于所述迎水面护坡(2)和所述支撑结构之间,所述防渗墙(3)一端深入在所述河床(9)内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土石填筑体(1)内部;所述迎水面护坡(2)的长度方向、所述防渗墙(3)的长度方向以及所述支撑结构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土石填筑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面(5)为倾斜结构,所述迎水面(5)沿所述土石填筑体(1)到河水(8)的方向,由所述土石填筑体(1)朝着河床(9)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水面沿着远离所述河水(8)的方向依次为倾斜区(61)、第一竖直区(62)、水平区(63)以及第二竖直区(64),所述倾斜区(61)沿河水(8)到所述土石填筑体(1)的方向,由所述土石填筑体(1)朝着河床(9)的方向倾斜;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混凝土墙(41)、混凝土连接板(42)以及钢筋石笼(43);所述混凝土墙(41)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区(64)表面,另一部分固定在所述河床(9)内部,所述钢筋石笼(43)安装在所述第一竖直区(62)与所述水平区(63)的连接位置,且所述钢筋石笼(43)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竖直区(62)高度,所述混凝土连接板(42)连接在所述混凝土墙(41)和所述钢筋石笼(43)之间,且所述混凝土连接板(42)位于所述水平区(63)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41)包括多根混凝土桩(411),所述多根混凝土桩(411)沿着所述土石填筑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411)外套设有钢管护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411)位于所述河床(9)内的高度大于所述防渗墙(3)位于所述河床(9)内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墙(3)位于所述钢筋石笼(43)和所述迎水面护坡(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面(5)和所述倾斜区(61)之间为第二水平面(7),所述防渗墙(3)远离所述河床(9)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面(7)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墙(3)为高压旋喷防渗墙(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水工隧洞出口修复工程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面护坡(2)为块石护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182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房密闭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爆珠香精生产用提取物蒸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