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变形进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17822.9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54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屈海飞;王武超;郭向兵;王庆炜;刘振军;高晶;赵平珠;张少龙;李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电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93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燃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变形进煤装置,包括进煤管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置于进煤管内的横截面上;且支撑杆位于进煤管其中一个端口处,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进煤管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杆轴向与进煤管轴向垂直;所述支撑杆为圆柱形杆,支撑杆的直径为8~10mm,支撑杆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进煤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的进煤装置不易变形、维修更换周期短以及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燃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变形进煤装置,用于燃煤锅炉中。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常通过煤炭作为燃料产生热量满足生产要求,煤炭燃烧时将煤通过进煤管送入燃烧炉内,由于在煤燃烧时,温度一般在890~950℃,甚至更高温度,进煤管与燃烧炉连接处的受煤口在高温下容易变形,且由于火向上喷,受煤口的上端处变形程度更严重,因此使得变形的缺口一般呈弧形(参见图1和图2),进煤管发生变形后影响进煤效果以及带来安全问题,因此需要维修更换,而维修更换周期7~8次/年,且更换为人工拆卸更换,增加维修材料费和人工费;此外,维修更换时燃烧炉要停工,影响设备运行,降低生产效率和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燃烧炉进煤管易发生变形以及维修更换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维修更换周期短以及成本低的防变形进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变形进煤装置,所述防变形进煤装置包括进煤管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置于进煤管内的横截面上;且支撑杆位于进煤管其中一个端口处,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进煤管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杆轴向与进煤管轴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圆柱形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为8~10mm,支撑杆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进煤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通过焊接与进煤管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煤管横截面为圆形或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进煤管横截面为长方形时,进煤管长度方向为进煤方向,所述支撑杆位于进煤管高度方向上,且支撑杆在进煤管宽度方向的2/5~1/2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煤管其中一个端口为受煤口;所述支撑杆位于受煤口的高度方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一个或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两个时,两个支撑杆关于受煤口中心线对称置于位于受煤口的高度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进煤管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位于进煤管其中一个端口处,支撑杆两端分别与进煤管内壁连接,受煤口在煤燃烧发生变形时,支撑杆对受煤口起到支撑作用,阻止形变发生,维修更换周期从7~8次/年缩短至3-4次/年,节省大量的材料费和人工费,提高生产效益。
2、本实用新型中,进煤管横截面为长方形时,支撑杆位于进煤管高度方向上,且支撑杆在进煤管宽度方向的2/5~1/2处设置,防止弧形形变的产生,对受煤口中间位置起到支撑,极大防止变形,且支撑杆为耐磨支撑杆,支撑杆本身不会发生弯曲和变形,支撑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进煤装置与炉体连接示意图;
图2为现有进煤装置受煤口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煤装置受煤口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
1—进煤管;2—炉体;3—受煤口;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电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电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17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紧凑的除螨刷
- 下一篇:用于染整后整理工序中的刷毛辊罩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