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低轨小卫星电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812996.6 | 申请日: | 2022-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78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常正勇;韩献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钧天航宇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G05F1/67;H02J7/00;H02J3/38;H02H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钟延珍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低轨小 卫星 电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低轨小卫星电源系统,相对于传统的S3R、S4R方式全调节架构具有结构简单、比功率高、配置灵活等优点,能够实现母线全调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发电,增大了系统的发电效率;相对于已有MPPT方式架构来说,在蓄电池端设置了硬件结构相同的充放电模块,实现了母线全调节的功能,同时具有分布式系统架构,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储能电池具有比能量大的优点,在同样的能量要求下可减轻蓄电池重量,降低卫星发射成本;分布式电源系统,发电单元和储能电池组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母线,每个单元之间互不影响,如发生故障可及时隔离,对系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可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低轨小卫星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近地轨道(LEO)卫星操作轨道离地球表面大约100km-1000km,比传统高轨通信卫星低很多,具有很强的决速响应能力,这使得卫星与地面基站能频繁的无线电接触。LEO卫星广泛地用作民用、科技和军用,如地面观测、雷达、光学、电信和演习的飞机等。随着LEO卫星的快速发展,LEO卫星功率需求逐渐增大,但是受限于卫星尺寸,太阳电池阵又不能做大,这种制约关系是制约小卫星发展的突出问题,传统的卫星电源系统的架构的缺点已经显现出来,并将更加突出。
一般的中、高轨卫星电源系统采用S3R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这种拓扑结构主要包含分流器、充电器和放电器三个部分,太阳电池阵与分流器并联后输出母线,充电器负责从母线取电对蓄电池充电,放电器负责蓄电池的放电调节以稳定母线电压,是传统的三域调节方式的全调节母线拓扑。其优点是母线全调节,能够提供一条稳定的、高效的母线电压,其缺点是拓扑相对复杂,能重比较低,在低轨卫星应用相对较少。
低轨卫星的特点是轨道低、绕地周期短,另外卫星载荷瞬时功率大,轨道周期短,光影循环周次多,电池组必须在短时间内充满,因此卫星电源系统也需要适当调整,图3是低轨卫星常用S4R电源系统拓扑。在高轨卫星中,光照时间长,充电模块(BCR)需用少,通常是小电流充电即可,S3R拓扑较为经济,而低轨卫星光照时间相对较短,蓄电池需要频繁充电,BCR需用多,另一方面,分流器(SUN)需要分流掉多余电流以稳定母线电压,因此S4R拓扑是利用分流器直接给蓄电池充电,可以省掉BCR模块,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重量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峰值功率跟踪(MPPT)方式,将太阳阵工作点与母线电压解耦,使太阳电池阵在任意负载变换及环境变化下均能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把太阳能电池阵输出功率全部发挥出来,有利于满足LEO卫星载荷瞬时大功率需求,减少太阳阵面积,满足LEO卫星电源系统大功率和轻量化的发展需求。
已有专利中大都将最大功率点跟踪电路直接挂载母线,如图4所示,采用相对简单的MPPT方式实现太阳电池阵最大功率输出,同时控制锂离子电池子钳位母线电压,但是此专利中没有蓄电池放电调节,属于一种半调节母线,供电效率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低轨小卫星电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低轨小卫星电源系统,包括太阳电池阵、光伏调节单元、蓄电池组、充放电调节模块、母线滤波模块和外部负载,所述光伏调节单元和充放电调节模块具有相同的硬件电路,所述光伏调节单元和充放电调节模块注入软件算法不同;
所述太阳电池阵采用模块化子阵设计,每个子阵为一个独立的供电单元;
所述蓄电池组采用比能量较高的21700标准电芯,组合成10组电池组;
所述母线滤波模块中的电容模块采用自愈功能的膜式电容;
所述太阳电池阵电连接光伏调节单元,所述蓄电池组电连接充放电调节模块,光伏调节单元与充放电调节模块均电连接系统母线,系统母线电连接母线负载与母线电容,构成电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钧天航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钧天航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12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