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混合动力工程电力的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811845.9 | 申请日: | 2022-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1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祁彦名;黄鑫;赵昱;朱泽丰;汤昊康;申佳齐;孔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琦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蔡辉 |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动力工程 电力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动力工程电力的散热装置,包括动力机、放置槽、散热器和两个移动槽,所述放置槽开设于动力机的右侧,所述散热器与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且延伸至放置槽的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和卡紧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机构对散热器起到方便安装的作用,通过卡紧机构对限位机构起到辅助的作用,能够达到方便安装拆卸的作用,具备便于安装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散热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现有散热器都是用螺丝安装固定的,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工具才能够安装拆卸,或者是用难以拆卸的结构安装的,所以现有的散热器不便于使用者安装拆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动力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混合动力工程电力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混合装置需要使用散热器,因为散热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现有散热器都是用螺丝安装固定的,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工具才能够安装拆卸,或者是用难以拆卸的结构安装的,所以现有的散热器不便于使用者安装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动力工程电力的散热装置,具备便于安装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散热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现有散热器都是用螺丝安装固定的,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工具才能够安装拆卸,或者是用难以拆卸的结构安装的,所以现有的散热器不便于使用者安装拆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混合动力工程电力的散热装置,包括动力机、放置槽、散热器和两个移动槽,所述放置槽开设于动力机的右侧,所述散热器与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且延伸至放置槽的外部,所述移动槽开设于放置槽的内壁,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卡紧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箱、限位块、第一弹簧、槽块、传动板、第一传动块、第一传动槽、两个第一限位杆、两个第一限位槽和两个第二弹簧,所述固定箱与散热器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固定箱的内部活动连接,且延伸至固定箱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与限位块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与固定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槽块与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板与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块与槽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槽开设于传动板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杆与传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于移动槽的内部,且与第一限位杆配合使用,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一限位杆的左侧固定连接,且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卡块、传动杆、第三弹簧、第二传动块、槽杆和第二传动槽,所述卡块与传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且延伸至传动板的外部,所述传动杆与卡块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传动杆的表面,且与传动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块与传动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槽杆通过转轴与传动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槽开设于槽杆的内部,且与第二传动块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槽块相对应的一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第二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槽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移动槽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限位杆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和卡紧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机构对散热器起到方便安装的作用,通过卡紧机构对限位机构起到辅助的作用,能够达到方便安装拆卸的作用,具备便于安装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散热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现有散热器都是用螺丝安装固定的,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工具才能够安装拆卸,或者是用难以拆卸的结构安装的,所以现有的散热器不便于使用者安装拆卸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琦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琦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11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降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异步全自动多肽合成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