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液体排放回收的引流袋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07606.6 | 申请日: | 202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80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萍;张丽娟;钟巧玲;张慧珍;邝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博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84 | 代理人: | 冯玉兰 |
地址: | 51003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液体 排放 回收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液体排放回收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主体和与引流袋主体底端固接的排液管道,所述引流袋主体的顶端固接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顶端匹配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排液管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废液收集罐,所述废液收集罐的表面开设有刻度线,所述废液收集罐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部固接有底盘。该种便于液体排放回收的引流袋,在需要排放回收胸引液时,将废液收集罐与排液管道相连,随后将排液管道上的阀门打开,然后向下抽动底盘,即可带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引流袋主体中的胸引液吸出,防止胸引液暴露在空气中传播疾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液体排放回收的引流袋。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或者瓶内,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引流过程中引流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引流袋刻度不清晰,病人或病人家属在家护理时不易查看,同时现有的引流袋无法存放胸引液,一旦引流袋装满,病人或病人家属若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无法自行更换引流袋,只能将胸引液排放出来,而排放出的胸引液病人或病人家属无法妥善处理,很容易将胸引液中的病毒传播出去。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液体排放回收的引流袋,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液体排放回收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主体和与引流袋主体底端固接的排液管道,所述引流袋主体的顶端固接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顶端匹配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排液管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废液收集罐,所述废液收集罐的表面开设有刻度线,所述废液收集罐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部固接有底盘。
优选的,所述废液收集罐的顶端固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排液管道匹配设置,所述连接头的表面固接有若干凸起环,所述凸起环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底端固接头吸盘。
优选的,所述密封塞的底部固接有弹性限位条。
优选的,所述凸起环由橡胶材质制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便于液体排放回收的引流袋,在需要排放回收胸引液时,将废液收集罐与排液管道相连,随后将排液管道上的阀门打开,然后向下抽动底盘,即可带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引流袋主体中的胸引液吸出,防止胸引液暴露在空气中传播疾病。
2、该种便于液体排放回收的引流袋,将废液收集罐通过吸盘吸附在桌面上,由于废液收集罐上刻有刻度线,因此便于病人或病人家属观察胸引液的量,并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去医院进行拔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引流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废液收集罐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袋主体;2、排液管道;3、进气口;4、密封塞;5、废液收集罐;6、底盘;7、活塞;8、连接头;9、凸起环;10、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未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07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麻针穿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口呼气传感的电动鼻腔冲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