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95677.9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0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星;马骏;彭玲;刘峰;刘竹君;李加伟;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3/04;E03F5/14;F03B13/0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马腾飞 |
地址: | 620500 四川省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排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包括集水环和集水收集器,所述集水环环绕山体设置,集水环沿山体顶部向山体底部呈螺旋式环绕下降,使集水环在山体的高程上等距分布,沿山体顶部向山体底部形成若干环状结构的集水环,设置联通管连接若干环状结构的集水环,通过联通管收集山体积水,联通管引导山体积水流向沉淀池。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应对山体滑坡的问题,采取集中环形透水布管,暴雨季节有效吸纳大量山体地表雨水,保证水土不流失,尽量保护自然资源。本申请既可以发电,又可以回用雨水,满足山村基本用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体排水回用收集储存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期开采过程中,存在着矿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程度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模小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等问题。当暴雨季节来临进一步导致次生地质灾害、破坏地质地貌景观、植被和区域水环境等日益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扩大蔓延,生态环境难以恢复,治理难度大。原有具有自然资源价值的山体因为地质条件变迁导致暴雨季节容易发生滑坡、塌方等危害人民财产生命安全的现象。现有技术对于山体滑坡采用防护网加固的方式处理,只能减少在暴雨季节山体滑坡造成的损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雨水量过大造成山体滑坡的情况。
申请号为CN201420121941.6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山地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集水管包括一个内置滤板的过滤斗和过滤斗底部相接的导水管,过滤斗含有一个紧贴土壤的竖直边和一个长度不超过竖直边的倾斜边。该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山地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对传统集雨容器的改造,得到一种更为适应山地环境的集雨系统。但是采用该方案不能对山地整体的降水进行收集处理,即采用该方案,仅能对山地的雨水进行收集,通过该装置并不能起到防止山体滑坡的雨水处理功能,同时也不能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包括集水环和集水收集器,所述集水环环绕山体设置,集水环沿山体顶部向山体底部呈螺旋式环绕下降,使集水环在山体的高程上等距分布,沿山体顶部向山体底部形成若干环状结构的集水环,设置联通管连接若干环状结构的集水环,通过联通管收集山体积水,联通管引导山体积水流向沉淀池。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应对山体滑坡的问题,采取集中环形透水布管,暴雨季节有效吸纳大量山体地表雨水,保证水土不流失,尽量保护自然资源。本申请既可以发电,又可以回用雨水,满足山村基本用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包括集水环和集水收集器,所述集水环环绕山体设置,集水环沿山体顶部向山体底部呈螺旋式环绕下降,使集水环在山体的高程上等距分布,沿山体顶部向山体底部形成若干环状结构的集水环,设置联通管连接若干环状结构的集水环,通过联通管收集山体积水,联通管引导山体积水流向沉淀池。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环状结构的集水环沿山体高程等距分布,每一高程的集水环处设置有集水收集器。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环和集水收集器外覆盖单向透水膜,集水收集器外覆盖的单向透水膜伸入山体的土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收集器的高程高于所对应的集水环高程,所述集水收集器收集山体积水,沿山体倾斜角度,集水收集器向周向的集水环输送山体积水。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为多级沉淀池,沉淀池多级处理、沉淀收集到的山体积水,输送多级处理、沉淀后的山体积水至生活用水端。
进一步地,所述联通管上设置有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和发电线,所述发电装置作用于沉淀池,转化沉淀池内山体积水为非饮用水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95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灭菌注射用水生产系统
- 下一篇:组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