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配件以及耳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86473.9 | 申请日: | 202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刘震 |
| 地址: | 410221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配件 以及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配件以及耳机装置,耳机配件应用于睡眠耳机,睡眠耳机具有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的蓝牙天线,蓝牙天线具有第一触点,耳机配件包括支撑件以及信号天线,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信号天线设置于支撑件上且具有第二触点,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对应设置;支撑件连接于壳体时,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以使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构成一个天线整体,天线整体的感应面积大于蓝牙天线的感应面积,天线整体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更强,用户佩戴安装有耳机配件的睡眠耳机时,由于信号天线相较于蓝牙天线更远离于外耳道,外耳道对信号天线的影响小于外耳道对蓝牙天线的影响,安装有耳机配件的睡眠耳机信号强度更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机配件以及耳机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睡眠耳机可辅助用户进入睡眠状态,睡眠耳机自身重量轻,且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原理,睡眠耳机与耳廓结构贴合,使用户在侧躺的状态下也不易脱落且佩戴较为舒适,但是由于睡眠耳机的尺寸较小,睡眠耳机中的蓝牙天线面积较小,且佩戴时入耳较深,睡眠耳机中的蓝牙天线辐射的部分电磁波会被耳朵吸收,睡眠耳机的蓝牙天线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较弱,可能出现电磁波信号中断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配件以及耳机装置,旨在提高睡眠耳机蓝牙天线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配件,耳机配件应用于睡眠耳机,睡眠耳机具有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的蓝牙天线,蓝牙天线具有第一触点,耳机配件包括支撑件以及信号天线,支撑件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信号天线设置于支撑件上,且具有第二触点,第二触点在位置上与第一触点对应设置;其中,支撑件连接于壳体时,第二触点用于与第一触点接触。
当耳机配件安装在睡眠耳机的壳体上时,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后,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成为天线整体,天线整体的感应面积大于蓝牙天线的感应面积,天线整体相较于蓝牙天线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更强,用户佩戴安装有耳机配件的睡眠耳机时,信号天线相较于蓝牙天线更远离于外耳道,外耳道对信号天线的影响小于外耳道对蓝牙天线的影响。安装有耳机配件的睡眠耳机电磁波强度更大,并且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以及第二触点分别设置于壳体以及支撑件表面;或者,第一触点设置于壳体内,且第二触点凸设于支撑件,第二触点穿过壳体以与第一触点接触;或者,第一触点凸设于壳体,且第二触点设置于支撑件内,第一触点穿过支撑件以与第二触点接触。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以实现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的连接,使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形成天线整体。天线整体相较于蓝牙天线感应面积更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以及第二触点均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一一对应接触。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使得蓝牙天线与信号天线之间连接得更加稳定,信号传输也更加稳定,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之间的排布方式发生改变,蓝牙天线辐射电磁波的方向也会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天线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铺设于支撑件朝向壳体的表面,或者信号天线贴设于支撑件朝向壳体的表面,或者信号天线嵌设于支撑件内。信号天线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铺设于支撑件朝向壳体的表面,相比于传统工艺,天线制作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布图更加精准,且天线不易脱落,天线整体接收或者辐射电磁波更稳定,信号天线贴设于支撑件靠近壳体的表面,可以便于信号天线从支撑件上拆除,进行维护。信号天线还可以嵌设于支撑件内,信号天线嵌设于支撑件内时,信号天线不易于从支撑件上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3.0mm。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3.0mm时,蓝牙天线接收和辐射的电磁波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天线在信号天线上的正投影位于信号天线内,信号天线的面积大于蓝牙天线,蓝牙天线上的第一触点与信号天线上的第二触点接触时,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相连,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相连后的天线整体的感应面积相较于蓝牙天线的感应面积更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864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建筑生产物流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隔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