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纵臂总成及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85449.3 | 申请日: | 2022-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3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淑敏;刘波;周超;侯敏;胡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金蓉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纵臂 总成 前端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纵臂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纵臂总成及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包括纵臂本体,纵臂本体的前端设有前套管,纵臂本体的后端由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一后套管和第二后套管,所述纵臂本体包括两块并列设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板,两个臂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侧边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臂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另一侧边沿的外侧设有翻边。本实用新型提高强度,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纵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纵臂总成及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目前市场的A00级汽车的后悬架一般都采用三连杆结构,而与之配合的后纵臂一般为三个安装点,前端一个安装点与车身通过安装支架连接,后端两个支点与后桥连接,后纵臂需要承受车轮传递过来的各个方向的力及扭矩,而现有的后纵臂强度较差,容易导致结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后纵臂总成,提高强度,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后纵臂总成,包括纵臂本体,纵臂本体的前端设有前套管,纵臂本体的后端由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一后套管和第二后套管,所述纵臂本体包括两块并列设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板,两个臂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侧边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臂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另一侧边沿的外侧设有翻边。
可选地,所述臂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翻边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二后套管的前侧与所述臂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件,且加强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围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空腔。
可选地,所述第二后套管与所述前套管之间的连线相交于所述第一后套管与所述前套管之间的连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包括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臂总成,所述前套管内设有前衬套,前衬套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的两端设有第一安装孔,车身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前套管的凹槽,车身在凹槽的两侧设有与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轴端部的两侧均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垂直。
可选地,所述前衬套与所述前套管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臂板和连接板,使得纵臂本体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呈U字型,同时连接的侧沿设置有翻边,U字型结构配合翻边结构可大大提高纵臂本体的强度,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纵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断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提供的一种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标:1-纵臂本体,101-臂板,102-连接板,103-翻边,104-加强件, 105-空腔,2-前套管,3-第一后套管,4-第二后套管,5-安装轴,501-第一安装孔,502-安装面,6-车身,601-凹槽,7-前衬套,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85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围总成下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矿用柔性防爆阻燃通信光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