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涤纶电容器制造用压扁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84520.6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71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曹艳平;刘文栋;胡建华;周君;安卫军;支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辰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2 | 代理人: | 贺凤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电容器 制造 压扁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涤纶电容器制造用压扁工装,包括底板、拉杆、螺母、上压板和在铝板表面覆盖聚四氟乙烯层形成的复合铝压板,多个竖向的拉杆的下端与横向的底板连接,拉杆的上段设有螺纹,拉杆的上端由下而上穿过横向的上压板上对应的通孔后与螺母连接,多个横向的复合铝压板置于底板与上压板之间,每两个相邻的复合铝压板之间的空间用于放置电容器芯子。本实用新型不但避免了电容器芯子与铝板直接接触,而且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装拆操作也更加简单,节约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相同高度的前提下还可以放置更多电容器芯子,同时显著节约了处理传统铝压板上环氧树脂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制造用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涤纶电容器制造用压扁工装,属于涤纶电容器的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电容器又称聚酯薄膜电容器,是采用金属箔作为电极、聚酯膜作为介质的一种电容器,因其精度、绝缘电阻、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都较好,常用在低频脉动电路,特别适合旁路电容使用。
涤纶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步骤1、制作引出电极:将金属箔电极和引出线连接形成引出电极;步骤2、卷绕:将金属箔和聚酯膜卷绕成型,卷绕过程中插入引出电极,卷绕后形成电容器芯子;步骤3、预压扁:通过压扁工装将层叠放置的电容器芯子进行压扁和热定型处理;步骤4、涂引出线:预压扁后的电容器芯子的引出线上涂一层隔离保护膜;步骤5、浸渍:将电容器芯子置于环氧树脂内进行浸渍处理;步骤6、热压:通过压扁工装将层叠放置的电容器芯子进行多次压扁后再进行热处理;步骤7、整形:去除芯组外层不规则的环氧树脂堆积层;步骤8、平面浸封:使电容器芯子具备半密封功能,完成浸封后得到涤纶电容器产品。
上述步骤6的热压流程中,采用的压扁工装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7、拉杆1、螺母2、上压板3、铝压板4和聚四氟乙烯板5,拉杆1的下端与底板7连接,拉杆1的上段设有螺纹,拉杆1的上端穿过上压板3上对应的通孔后与螺母2连接,多个铝压板4和多个聚四氟乙烯板5分别置于底板7和上压板4之间。使用时,多个电容器芯子6分别置于相邻的上下两个聚四氟乙烯板5之间,通过上方的气缸对上压板3加压,使电容器芯子6被压扁,然后将螺母2旋紧,反复多次操作后完成压扁处理。
上述传统的压扁工装中,聚四氟乙烯板5独立加工,在热处理后会变形而作废,所以为一次性消耗品,不能重复使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装拆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因为电容器芯子6上有环氧树脂,热处理后铝压板4上附着有大量已固化的环氧树脂,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清理,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因为聚四氟乙烯板5具有一定柔性,所以会降低电容器芯子6被压扁时表面的平整性,降低产品质量。
综上,采用传统的压扁工装完成涤纶电容器的热压流程中的压扁操作,存在产品质量不可靠、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产品质量可靠、生产效率高的涤纶电容器制造用压扁工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涤纶电容器制造用压扁工装,包括底板、拉杆、螺母和上压板,多个竖向的所述拉杆的下端与横向的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拉杆的上段设有螺纹,所述拉杆的上端由下而上穿过横向的所述上压板上对应的通孔后与所述螺母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扁工装还包括在铝板表面覆盖聚四氟乙烯层形成的复合铝压板,多个横向的所述复合铝压板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上压板之间,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复合铝压板之间的空间用于放置电容器芯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84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顶针感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