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控制截污管流量的截流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83171.6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28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武;向刘杰;顾伟康;杜倩;李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3/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代乐;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截污管 流量 截流 系统 | ||
1.一种可自动控制截污管流量的截流井系统,包括截流井(1)、雨水管(2)、合流管(3)和污水截流管(5),所述截流井(1)底部修筑有溢流堰(6),所述溢流堰(6)将截流井(1)内部空间划分为顶部连通的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所述雨水管(2)和合流管(3)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水箱(4),所述收水箱(4)一侧与第二腔室(8)连通,对立的另一侧与污水截流管(5)连通,所述收水箱(4)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两侧壁之间旋转设置有偏心翻板(9),所述收水箱(4)内设有用于限制偏心翻板(9)向一侧旋转的第一限位件(10)和用于限制偏心翻板(9)向另一侧旋转的第二限位件(11),当所述偏心翻板(9)与第一限位件(10)限位配合时,底部与收水箱(4)底壁之间形成过流间隙,当所述偏心翻板(9)与第二限位件(11)限位配合时,底部与收水箱(4)底壁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控制截污管流量的截流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翻板(9)通过偏离中线的转轴(12)与收水箱(4)内壁旋转连接,所述翻板被转轴(12)划分为较小端和较大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控制截污管流量的截流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0)对称设置于收水箱(4)用于连接转轴(12)的两侧壁上,所述偏心翻板(9)可在重力作用下实现较小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0)的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控制截污管流量的截流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0)的设置高度低于转轴(12)的装配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控制截污管流量的截流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较小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0)限位接触时,所述偏心翻板(9)的板面呈倾斜状态,且板面与水平线夹角位于10°~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控制截污管流量的截流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11)设置于收水箱(4)顶部,当所述偏心翻板(9)的较大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1)限位配合时,所述偏心翻板(9)垂直于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控制截污管流量的截流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较小端与较大端的长度比值小于1/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控制截污管流量的截流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与收水箱(4)底部的距离等于转轴(12)与收水箱(4)出水端侧壁的距离,所述转轴(12)的安装高度低于收水箱(4)高度的1/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控制截污管流量的截流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翻板(9)的高度小于收水箱(4)内部高度,且当偏心翻板(9)旋转至垂直于水平面时,偏心翻板(9)顶部与收水箱(4)内顶壁之间具有不大于5mm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831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沿石加工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内壁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