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结构的非自愈油浸箔式电力电子电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78819.0 | 申请日: | 202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06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琴;张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柏语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18;H01G4/008;H01G4/32;H01G2/14;H01G4/2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结构 自愈 油浸箔式 电力 电子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爆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爆结构的非自愈油浸箔式电力电子电容器,包括引出端子、盖板、外壳、油封层、定位套、电容元件、引线;所述电容元件内部有芯轴,所述电容元件外部包裹有防爆材料;所述防爆材料与所述芯轴之间为电容结构;所述引出端子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盖板上;所述盖板固定在外壳开口处,所述引出端子的下部从盖板反面分别通过引线与电容元件的两端连接,所述盖板与电容元件之间填充有油封层;所述电容元件与外壳之间有间距。本实用新型从产品发生击穿的瞬间内部元件的冲击能量和时间考虑,从元件的外包材料上解决防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爆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爆结构的非自愈油浸箔式电力电子电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设有防爆结构的非自愈油浸箔式电力电子电容器通常是在电容器铝外壳上压下一道槽子并电容器内部元件的连接引线上设置薄弱点。当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电容器内部温度升高,电容器内部的填充介质油会因为温升的原因而膨胀。铝外壳因为内部膨胀的压力而使设置的槽子发生拉伸,拉伸的拉力会牵引电容器元件连接引线在引线设置的薄弱点处拉断,使电容器在发生击穿时处于开路状态,从而保证其安全性。
以上防爆结构有主要存在两个缺点:电容器发生击穿不一定是呈高温状态开始的,而以上结构必须依赖于电容器击穿之前所维持有一段时间的高温,才能产生防爆动作;同时因为以上防爆结构中的引线上设置有薄弱点,但薄弱点的存在产生了其生产以及使用中的不可靠性因素,尤其是在装配、封罐生产操作中发生二次损伤或折断和引线的“似接非接”状态,这种“似接非接”通过检测设备都不能被发现。但在设备中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却成为必然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结构的非自愈油浸箔式电力电子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爆结构的非自愈油浸箔式电力电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的非自愈油浸箔式电力电子电容器包括以下部分:引出端子;盖板;外壳;油封层;定位套;电容元件以及引线。其中电容元件内部有芯轴,外部包裹有防爆材料,防爆材料为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电容结构两端有涂锡层。防爆材料与所述芯轴之间为电容结构,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与电工铝箔层叠的结构卷成;所述引出端子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盖板上;盖板固定在外壳开口处,引出端子的下部从盖板反面分别通过引线与电容元件的两端连接,盖板与电容元件之间填充有油封层;电容元件与外壳之间有一定间距;连接电容元件距离引出端子远端的引线通过电容元件的内部芯轴与引出端子相连接。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避开了以上防爆结构的局限性和安全性,从产品发生击穿的瞬间内部元件的冲击能量和时间考虑,从元件的外包材料上解决防爆问题。
(2)电容器元件由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作为绝缘介质,以电工铝箔为电极板,通过无感卷绕方式卷制到设计所需要的电容量,裁断薄膜和铝箔,撕掉或往回折上铝箔以隔开两极距离,生产工艺简单易实施。
(3)本非自愈式油浸箔式防爆电容已经做过多次试验,且试验效果明显。以2uf/4kv电容为例,将3只元件外裹常规膜30卷的电容并联连接的电容器组A组,另一组是3只元件外裹加聚碳酸酯薄膜30圈的电容并联连接的电容器组B组。将两组电容器组分别升压至电容器组中其中一只电容击穿,并记下击穿电压。试验结果如下:A组中击穿的电容(a)发生击穿时的电压为8.4KV,B组中击穿电容(b)发生击穿时的电压为9.1KV。通过计算得出电容a在击穿的瞬间释放的冲击能量为211.7J,电容器b在击穿的瞬间释放的冲击能量为248.4J。电容器b受到的冲击能量略大于电容器a。但是从外壳受到的冲击程度来说,前者的完好程度远远大于后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柏语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柏语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78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水框扇平齐的建筑节能外窗
- 下一篇:一种单开锁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