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种子病害防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74948.2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3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滇都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 |
代理公司: | 昆明盈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8 | 代理人: | 李岿 |
地址: | 652112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种子 病害 防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种子病害防治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的右端设置有混药箱,所述进料机构的右端且位于混药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栅板,所述混药箱的上内壁设置有雾化喷头和喷药头,所述混药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竖直分布的隔板,所述雾化喷头和喷药头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料机构将玉米种子向上运送至栅板上,依次对玉米种子喷上水和药粉,在玉米种子沿栅板滚动过程中促进药粉包裹,在进入到上筛板上后,随着上筛板的往复运动促进进一步包裹,在振动的作用下将多余的药粉振下吹到回吹口,再从喷药腔下端的下料斗收集再利用,包括药粉后的玉米种子从下料孔落入到出料机构上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种子病害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玉米除食用外,还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良饲料和轻工、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灾害,常年损失6%~10%。
现有玉米种子的防治病害的主要方式就是种衣剂,通过设备将种衣剂包裹到玉米种子表面,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存在种衣剂包裹不充分,不牢靠的情况,另外在包裹过程中存在种衣剂大量浪费的情况,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纵的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玉米种子病害防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种子病害防治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的右端设置有混药箱,所述进料机构的右端且位于混药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栅板,所述混药箱的上内壁设置有雾化喷头和喷药头,所述混药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竖直分布的隔板,所述雾化喷头和喷药头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
所述混药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筛箱,所述筛箱的前后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下筛板,所述下筛板的上侧设置有上筛板,所述筛箱的后内壁设置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上筛板固定连接,所述筛箱位于右侧的倾斜侧壁处设置有热风烘干设备;
所述混药箱的右内壁且位于栅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回吹口,所述筛箱的左侧壁且位于振动器的下方以及混药箱的右侧壁设置有连接回吹口的回吹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栅板从左侧向右下方向倾斜,且端部伸入筛箱内,所述栅板从隔板穿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栅板位于筛箱内的一端位于上筛板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隔板将混药箱内分为喷水腔和喷药腔,所述喷水腔位于喷药腔的左侧,所述混药箱的下侧壁且位于喷水腔和喷药腔的下方均设置有下料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药箱的上侧面设置有水泵,所述喷水腔对应的下料斗的下方设置回水槽,所述水泵管连接回水槽和雾化喷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药箱的上侧面且位于喷药腔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喷药头的药粉供料设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热风烘干设备倾斜朝向上筛板,所述上筛板和下筛板上均设置有下料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筛箱的下内壁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位于回吹通道的下方,所述筛箱的右侧壁设置有与出料机构位于对应的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滇都种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滇都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74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切削卧式数控车床
- 下一篇:鹅头组件和代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