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及其前围上盖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72355.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8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盛灏睿;申学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前围上 盖板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及其前围上盖板总成,旨在解决现有车辆采用主动式发盖技术来降低碰撞事故中对行人的伤害的方案存在开发周期过长、成本高昂甚至容易发生误爆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前围上盖板总成包括后板以及前板结构,前板结构包括第一顶板、第一竖板和第一底板,第一顶板的前边缘和所述第一底板的前边缘分别与第一竖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连接,第一顶板的后边缘和第一底板的后边缘均与后板连接,从而使得后板和前板结构围成空腔,第一顶板上形成有第一溃缩孔,第一竖板上形成有第二溃缩孔。通过这样的设置,减小了人车碰撞事故中对行人的伤害,使用材料较少,重量较轻,开发周期较短,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及其前围上盖板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乘用车变得越来越普及,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也逐年递增。为了保护行人的安全,未来几年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和国标都将行人保护纳入了强制测试目标。
传统车厂会通常会采取主动式发盖技术来满足最新的行人保护法规,降低碰撞事故中对行人的伤害,虽然采取主动式发盖技术能够有效的满足法规要求,但是也会带来例如成本高昂、开发周期过长、甚至误爆等风险。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车辆采用主动式发盖技术来降低碰撞事故中对行人的伤害的方案存在开发周期过长、成本高昂甚至容易发生误爆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前围上盖板总成,所述前围上盖板总成包括后板以及前板结构,所述前板结构包括第一顶板、第一竖板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顶板的前边缘和所述第一底板的前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后边缘和所述第一底板的后边缘均与所述后板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后板和所述前板结构围成空腔,所述第一顶板上形成有第一溃缩孔,所述第一竖板上形成有第二溃缩孔。
在上述前围上盖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一体成型。
在上述前围上盖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顶板设置成沿其中部的横向折线向上弯折的形状,所述第一顶板被分成前后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溃缩孔分布在所述第二部分。
在上述前围上盖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溃缩孔的横向尺寸大于前后尺寸,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溃缩孔的横向尺寸大于前后尺寸。
在上述前围上盖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内在纵向中心面处设置有第一加强支架,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包括第二顶板、第二竖板和第二底板以及两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二顶板的前边缘和所述第二底板的前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二竖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二顶板、所述第二竖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一竖板抵接,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底板抵接,所述第二顶板的后边缘、所述第二底板的后边缘和/或所述第一侧板的后边缘与所述后板抵接。
在上述前围上盖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支架,所述多个第二加强支架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布并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两侧。
在上述前围上盖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包括第三竖板和第三底板以及两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三底板的前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三竖板的下边缘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三竖板和所述第三底板的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三竖板与所述第一竖板抵接,所述第三底板的后边缘和/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后边缘与所述后板抵接。
在上述前围上盖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围上盖板总成还包括第三加强支架,所述第三加强支架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底板在纵向中心面的位置,所述第三加强支架的第二端通过Y形支架连接至所述车辆的减震塔;其中,所述第三加强支架为铸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72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扁平化导轮电机以及硅片切割设备
- 下一篇:全自动电源线压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