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洞油藏开采模拟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8357.4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陈小凡;谭吉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藏 开采 模拟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缝洞油藏开采模拟实验装置,涉及矿藏开采模拟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双压力容器或多压力容器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故障率较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方柱型,且所述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固定套接有测试用压力缸,且所述第二隔板固定套接有增压用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隔板与支架底端之间设置有上下料用第二液压缸,且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顶端设置有测试的样品。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双压力容器或多压力容器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故障率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藏开采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洞油藏开采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缝洞油藏多指油藏区域周围更加致密的地质遮挡,由地质裂缝、溶洞等形成流通体系,每处缝洞油藏可作为一组独立的开采单元,为了了解各种缝洞油藏的开采特点以及研究针对的开采方法工艺参数,需要利用压力容器设备将模拟油藏的油液压入或压出模拟地质特点的样品,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变化以便于进行研究,现有的模拟装置多为双压力容器或多压力容器结构,结构和操作方式较为繁琐,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缝洞油藏开采模拟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缝洞油藏开采模拟实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双压力容器或多压力容器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故障率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缝洞油藏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方柱型,且所述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固定套接有测试用压力缸,且所述第二隔板固定套接有增压用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隔板与支架底端之间设置有上下料用第二液压缸,且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顶端设置有测试的样品;
所述压力缸与第一液压缸之间还设置有搅拌结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活塞,所述活塞滑动套接于压力缸内,且所述活塞的顶端设置有短轴,且所述活塞的底端面开设有用于搅拌油液的凹槽,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底端与活塞顶端短轴呈转动套接,且所述活塞顶端短轴与第三齿轮固定套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固定套接,且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第三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与安装板呈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齿轮齿的底端和第三齿轮齿的顶端均开设有圆角。
优选的,所述托盘的顶端均匀开设有沟槽,且所述托盘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压力表和第一高压阀,所述第一压力表和第一高压阀与沟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压力缸周壁设置有第二压力表和第二高压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压力缸、第二液压缸之间呈共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凹槽关于活塞呈环形阵列分布,且所述压力缸顶端内径大于其余部分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通过设计压力缸顶端内径略大于其余部分内径,使得向缸内加注油液时缸内空气得以通过间隙向上排出,还使得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驱动第三齿轮带动活塞旋转时,活塞避免与压力缸内壁摩擦损耗,通过活塞底端的凹槽搅动油液,使得油液和添加剂等混合均匀。
2、该装置通过托盘以及在托盘上均匀开设沟槽,使得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准确检测出样品上下两端的压差,通过第一高压阀开度控制样品底端的压力,从而观察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控制样品上下压差,控制油液浸透样品的速率,从而改变实验参数,操作简单便捷。
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双压力容器或多压力容器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故障率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8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