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藻固定化培养采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2358.8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2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友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正智博藻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刘燕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温泉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培养 采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藻培养技术领域的一种微藻固定化培养采收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固接有安装杆,框架上固接有两组对称的电推杆,电推杆上固接有刮板,安装杆的底部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固接有收集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电推杆与刮板配合,便于对微藻采收,无需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通过框架为U型,且设置两组刮板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规模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藻固定化培养采收装置。
背景技术
微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广泛分布于海洋与淡水流域的水生浮游藻类,其本身富含蛋白质、油脂、色素和碳水化合物等,并且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无需利用大量的农耕地,可用作制备生物燃料、动物饲料和高价值营养品等的原材料。目前广泛采用悬浮培养法对微藻进行培养,主要的培养形式有管式、平板式和跑道池式等。由于微藻细胞直径小,以及悬浮培养密度低,使得悬浮培养效率普遍较低,同时还存在生物质采收能耗大等问题,导致微藻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影响微藻产业化的发展。和悬浮培养相比,固定化培养不仅可较大程度地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从而达到较高的培养效率,而且也可大幅降低藻体的收获成本,因此具有明显的独特优势。固定化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微藻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不仅可以用于微藻生物质的生产,而且还可耦合处理城市、工业和农业废水等。
微藻在进行固定化培养时,需要按一定周期进行藻细胞采收,以实现连续培养生产,但目前大多数微藻采收均为人工手动采收,不仅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无法规模化应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微藻固定化培养采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藻固定化培养采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微藻固定培养生产时,需要将其采收,但目前大多数微藻采收均为人工手动采收,不仅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无法规模化应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藻固定化培养采收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固接有安装杆,所述框架上固接有两组对称的电推杆,所述电推杆上固接有刮板,所述安装杆的底部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接有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框架为U型,便于对刮板安装。
优选的,两组所述刮板均为弧形,且所述刮板的左端向下倾斜,便于将微藻刮下。
优选的,两组所述刮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左端均固接有导向板条,便于对微藻导向,避免滑落。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刮板的下方,便于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电推杆与刮板配合,便于对微藻采收,无需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
2、通过框架为U型,且设置两组刮板配合,可实现养殖载体双面同时采收,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规模化应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刮板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正智博藻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正智博藻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2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藻固定化培养用新型导向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式微藻固定化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