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的模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57057.6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0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宋丽英;方晓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湖方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4 | 分类号: | B26D7/14;B26D5/12;B26D1/28;B26D1/30;B65H20/02;B65H2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400 安徽省安庆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聚酰亚胺 薄膜 产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酰亚胺薄膜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的模切装置,包括模切架、进膜辊、导膜辊件、出膜辊、张紧摆杆、扶平组件与模切组件,模切架置于平面上,模切架上装有进膜辊与出膜辊,进膜辊与薄膜输入端承接;扶平组件装于模切架一侧且其靠近进膜辊,扶平组件包括支架、固装于支架上的扶平轮A,以及装于扶平轮A一侧的扶平轮B;扶平轮B装于调节杆中部,调节杆底端通过轴杆转动连接于支架,调节杆顶部通过弹力块连接模切架,薄膜经进膜辊延伸至扶平轮A、扶平轮B内侧。本实用新型分别利用进膜辊、导膜辊件、出膜辊实现薄膜的进膜、导膜以及出膜,并通过膜切结构实现后续膜切过程,整体结构更为简洁、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酰亚胺薄膜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的模切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上世纪60年代,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聚酰亚胺薄膜是聚酰亚胺最早的商品之一,用于电机的槽绝缘及电缆绕包材料。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作为柔软的太阳能电池底板。
聚酰亚胺薄膜在生产最后步骤上需要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切断成较窄的宽度进行包装使用,现有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切割设备切割效率较低,而且不具有扶平效果,薄膜容易出现褶皱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的模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的模切装置,包括模切架、进膜辊、导膜辊件、出膜辊、张紧摆杆、扶平组件与模切组件,所述模切架置于平面上,模切架上装有进膜辊与出膜辊,进膜辊与薄膜输入端承接;所述扶平组件装于模切架一侧且其靠近进膜辊,扶平组件包括支架、固装于支架上的扶平轮A,以及装于扶平轮A一侧的扶平轮B;所述扶平轮B装于调节杆中部,调节杆底端通过轴杆转动连接于支架,调节杆顶部通过弹力块连接模切架,薄膜经进膜辊延伸至扶平轮A、扶平轮B内侧。
优选的,导膜辊件包括导膜辊A、导膜辊B与导膜辊C,导膜辊B装于模切架上且其位于进膜辊、出膜辊之间。
优选的,张紧摆杆装于模切架端部另一侧,张紧摆杆上装有导膜辊A、导膜辊C,薄膜穿过扶平组件并依次经导膜辊A、导膜辊B与导膜辊C延伸至出膜辊处。
优选的,模切组件装于模切架一侧且其靠近出膜辊,模切组件包括气缸与模切刀,模切刀上设有滑槽,且该滑槽内设有滑块。
优选的,模切刀端部通过销轴连接有支杆,且支杆固定在模切架上。
优选的,气缸固定在模切架上,气缸末端伸进滑槽内并与滑块铰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进膜辊、导膜辊件、出膜辊实现薄膜的进膜、导膜以及出膜,在此过程中能利用抚平组件对薄膜进行抚平操作,避免薄膜出现褶皱的情况;同时薄膜经出膜辊出膜后,通过气缸带动模切刀摆动,从而对薄膜进行切割,膜切结构整体结构更为简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切架;2、进膜辊;3、导膜辊A;4、导膜辊B;5、导膜辊C;6、出膜辊;7、张紧摆杆;8、扶平轮A;9、扶平轮B;10、调节杆;11、气缸;12、模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湖方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湖方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57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药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气炸锅的立式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