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用接线端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54272.0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汶枫;李周立;周伦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五马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吴晓微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接线 端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用接线端子装置,包括输入面板,设于逆变器外壳的一侧;两个接线端子,其设于所述输入面板上,且分别设于所述输入面板的两端靠近边缘处;接线端子包括导电体和紧固组件;其中,输入面板设置有供导电体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导电体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伸入逆变器的腔体内的伸入部、以及位于所述输入面板远离逆变器的一端的伸出部;对应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伸入部和逆变器内的电源电路的第一紧固组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伸出部和所述输入面板的第二紧固组件。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位于输入面板的两端靠近边缘处,间距远,且设置每个导电体位于输入面板的两侧;则可以避免出现电缆线碰撞短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用接线端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逆变器产品,其逆变器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交流电AC输出面板、直流电DC输入面板,DC输入面板上设置有直流电接入端子;AC输出面板上设置有交流电输出插座。
现有的逆变器产品,其直流输入端子设置在壳体面板的同一平面上,且两者的距离较近,在外接DC电源时,电缆线的端子之间极易发生碰触短路风险,因此这一设计上的缺陷须作些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逆变器用接线端子装置,其设置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位于输入面板的两端靠近边缘处,间距远,且设置每个导电体位于输入面板的两侧;则可以避免出现电缆线碰撞短路。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逆变器用接线端子装置,包括
输入面板,设于逆变器外壳的一侧;
两个接线端子,其设于所述输入面板上,且分别设于所述输入面板的两端靠近边缘处;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导电体和紧固组件;
其中,所述输入面板设置有供所述导电体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导电体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伸入逆变器的腔体内的伸入部、以及位于所述输入面板远离逆变器的一端的伸出部;对应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伸入部和逆变器内的电源电路的第一紧固组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伸出部和所述输入面板的第二紧固组件。
采用上述方案,设置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位于输入面板的两端靠近边缘处,间距远,且设置每个导电体位于输入面板的两侧;则可以避免出现电缆线碰撞短路。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面板靠近逆变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紧固组件的第一安装座,所述输入面板远离逆变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紧固组件的第二安装座;且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一体成型于所述输入面板上。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一体成型于输入面板上,使得整体强度高,从而装配接线端子更为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穿过所述输入面板的第一紧固螺丝、以及将所述第一紧固螺丝固定在所述输入面板上的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用于适配所述第一紧固螺母的第一嵌槽,且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供所述第一紧固螺丝的螺丝柱穿过与逆变器内的电源电路相连接的第二穿孔;
所述第二紧固组件包括穿过所述输入面板的第二紧固螺丝、以及将所述第一紧固螺丝固定在所述输入面板上的第二紧固螺母,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用于适配所述第二紧固螺丝的螺帽的第二嵌槽,且所述输入面板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相配合形成用于限制所述螺帽活动的限制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五马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五马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54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放卷机用可变轴径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水模板数控加工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