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限滑差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53922.X | 申请日: | 2022-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7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驰远;吉方方;薛璐璐;李展;王飞飞;王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占洋 |
| 主分类号: | F16H48/11 | 分类号: | F16H48/11;F16H48/20;F16H48/26;F16H48/38 |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一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2 | 代理人: | 刘彩霞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在差速器壳体内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中心齿轮,其中差速器壳体的内腔壁与中心齿轮除啮合部位之外的齿顶圆轮廓一致,在差速器壳体两侧安装有与中心齿轮的侧轮面密封接触的侧板;中心齿轮的啮合部位与差速器壳体之间形成两个密封的储油腔,在中心齿轮的外轮面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导油槽,导油槽将两个储油腔连通;在侧板外安装有侧齿轮,侧齿轮与对应的中心齿轮传动连接,该限滑差速器能够有效防止车辆打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限滑差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差速器,当两侧驱动轮的摩擦力相差较大,比如车辆陷入泥坑时,由于陷入泥坑的一侧车轮的附着力不够,会导致发生车轮打滑,这时另一车轮的驱动力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到与打滑车轮一样,致使整机的牵引力大大减少。如果牵引力不能克服行驶阻力,打滑的车轮将以两倍于差速器壳的转速在原地空转,另一侧车轮则不转动,此时整机将停留在原地无法前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滑差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侧驱动轮的摩擦力矩差别较大使车轮打滑不能前进的问题,该限滑差速器利用该结构特有的限流作用,将液压油被允许流通的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反作用将中心齿轮转速与差速器壳的转速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而保证半轴不会静止或高速空转,这样当两侧驱动轮的摩擦力相差较大时,摩擦力较大的驱动轮能够获得一定的转速,为车轮提供牵引力使车辆顺利行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限滑差速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在差速器壳体内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中心齿轮,其中差速器壳体的内腔壁与中心齿轮除啮合部位之外的齿顶圆轮廓一致,在差速器壳体两侧安装有与中心齿轮的侧轮面密封接触的侧板;中心齿轮的啮合部位与差速器壳体之间形成两个密封的储油腔,在中心齿轮的外轮面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导油槽,导油槽将两个储油腔连通;在侧板外安装有侧齿轮,侧齿轮与对应的中心齿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齿轮的轮轴上安装有小齿轮,小齿轮与侧齿轮的内轮齿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在侧齿轮的内圆周对称位置还设有两个与小齿轮尺寸相同的惰齿轮,小齿轮与两个惰齿轮分别与侧齿轮的内轮齿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在中心齿轮的轮轴上开设有密封环槽,在密封环槽内套设有使轮轴与侧板密封连接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导油槽沿半径方向的截面为V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限滑差速器,机构精巧,利用该结构特有的限流作用,将液压油被允许流通的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反作用将中心齿轮转速与差速器壳的转速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而保证半轴不会静止或高速空转,这样当两侧驱动轮的摩擦力相差较大时,能够防止摩擦力较小一侧的驱动轮出现高速空转,同时保证摩擦力较大一侧的驱动轮具有相应的转速,为整车提供前进驱动力,顺利向前行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限滑差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的剖面图;
图3为小齿轮、惰齿轮与侧齿轮的传动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差速器壳体,2-侧板,3-上齿轮,4-右侧小齿轮,5-右侧齿轮,6-下齿轮,7-左侧小齿轮,8-左侧齿轮,9-惰齿轮,a-导油槽,11-密封圈,12-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占洋,未经王占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539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倾倒固定结构的空调底壳组件
- 下一篇:一种含氨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