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氯飞灰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53386.3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3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明;陈静;严知银;刘天永;刘根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浙江)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10 | 分类号: | F26B17/10;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马芳兰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氯飞灰 烘干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脱氯飞灰烘干装置,属于垃圾焚烧飞灰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脱氯飞灰烘干装置,以提高系统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同时降低系统能耗,包括第一输送单元、混料单元、第二输送单元、第三输送单元、烘干单元、鼓风机、过滤单元、储料单元、定量供料单元,烘干管路内引入窑头热风。本实用湿灰采用皮带输送机进行输送,避免堵料;烘干系统采用干灰返混设计,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湿灰结壁及堵料风险;干料返混设置称重螺旋,实现定量给料,可根据湿灰含水率,与湿灰进料量联锁匹配,动态调整干湿灰混合比例;烘干机内设置陶析环,烘干、粒径分选一并完成;设置鼓风机,引窑头余热热风作为热源,降低系统能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垃圾焚烧飞灰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氯飞灰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工程中,需对水洗后的脱氯飞灰进行烘干,以满足后续水泥窑协同处置对入窑飞灰含水率要求。
现有的飞灰处理系统,先对飞灰进行多级水洗将盐类物质去除,再通过固液分离得到飞灰湿灰,将飞灰湿灰烘干后再送入水泥窑进行协同处置。该系统采用水洗技术对飞灰进行预处理,有效降低了飞灰中对水泥生产有害的盐类物质,如氯化钠等,大幅提高了飞灰处理能力,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飞灰中氧化钙含量高、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使得经过固液分离得到的飞灰湿灰含水率较高,粘度大且易结块,造成飞灰湿灰在烘干过程中,于烘干机及输送设备内出现结皮、堵料问题,严重影响了烘干的正常进行,降低了飞灰处理的效率。
如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8298840A公开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烘干及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水泥回转窑、气流烘干系统、布袋除尘器及篦冷机等;又如中国专利公布号CN113375422A公开了一种飞灰风冷干燥系统及工艺,包括破碎装置、进料装置、风冷循环装置、收尘仓、成品料仓等。
上述技术中,低温烘干系统经干燥后飞灰含水率仍在8%以上,不能适应大部分水泥窑对湿灰入窑含水率1-5%的要求;气流烘干系统运行过程中烘干机内易出现结皮、堵料问题,均存在一定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脱氯飞灰烘干装置,以提高系统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同时降低系统能耗。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脱氯飞灰烘干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元、混料单元、第二输送单元、第三输送单元、烘干单元、鼓风机、过滤单元、储料单元、定量供料单元;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用于将湿灰输送至所述混料单元;所述混料单元用于混合湿灰与干灰,以减低物料含水率;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混料单元内的物料输送至所述烘干单元;所述烘干单元用于烘干进入其中的物料;所述鼓风机用于将气流引入所述烘干单元以携带所述烘干单元内的飞灰上升并进入所述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用于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后的干灰通过所述第三输送单元进入所述储料单元;所述储料单元的部分干灰通过所述定量供料单元定量地输送至所述混料单元与湿料进行混合,构成了一个干灰返混循环,有效提高烘干系统的持续工作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为皮带输送机,避免了湿灰堵料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混料单元为犁刀混合机,所述犁刀混合机具有开设在顶部的干灰进料口和湿灰进料口,所述定量供料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干灰进料口将干灰输送入所述述犁刀混合机,所述输送单元适于通过所述湿灰进料口将湿灰输送入所述述犁刀混合机,所述犁刀混合机还具有开设在底部的混料出口,混合后的物料从所述混料出口经所述第二输送单元输送入所述烘干单元,降低湿灰结壁及堵料风险。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无轴螺旋输送机和锁风下料器,所述无轴螺旋输送机将所述混料单元的物料输送至所述锁风下料器,所述锁风下料器适于在不影响所述烘干单元内负压的情况下将物料输送入所述烘干单元,使得下料更加均匀,保证了烘干机内的负压运行不受影响,且能够进一步降低螺旋内堵料的风险,为后续闪蒸烘干机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浙江)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化(浙江)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53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土建工程施工的降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活性炭的原料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