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散热轴瓦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45685.2 | 申请日: | 202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52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楼超峰;郑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虹茂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33/04;F16C37/00 |
| 代理公司: | 绍兴暨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72 | 代理人: | 蒋超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轴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散热轴瓦,属于轴瓦技术领域。它包括轴瓦主体,所述的轴瓦主体内端面上设有耐磨层,所述的轴瓦主体和耐磨层之间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注油流道,所述的耐磨层上设有若干组和若干注油流道相对应的注油孔,所述的轴瓦主体上还设有若干和耐磨层内端面相连的散热结构。在轴瓦主体的内端面设置耐磨层能够提高轴瓦的使用寿命,耐磨层由耐磨材料制成,常规的耐磨材料的热传导效率较差,而耐磨性能优良且导热性能高的材料成本较高,会增加轴瓦的制造成本,轴瓦主体内由高导热材料制成的散热棒内端贯穿耐磨层能够将热量从轴瓦和轴承的连接面传递到轴瓦主体外侧进行散热,且不会对轴瓦的制造成本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散热轴瓦。
背景技术
轴瓦(bearing shell)是滑动轴承和轴颈接触的部分,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木材、工程塑料或橡胶制成,但现有技术中的轴瓦的散热效果较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缩机轴瓦[申请号:200610026872.0],包括本体和本体表面的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成分包括锡5.5%~7%,铜0.7%~1.3%,镍0.7%~1.3%,硅0.5%~0.9%,镁0.1%~0.5%,其余成分为铝;所述镀层的成分包括铅和锡,但也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散热轴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高散热轴瓦,包括轴瓦主体,所述的轴瓦主体内端面上设有耐磨层,所述的轴瓦主体和耐磨层之间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注油流道,所述的耐磨层上设有若干组和若干注油流道相对应的注油孔,所述的轴瓦主体上还设有若干和耐磨层内端面相连的散热结构,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若干沿轴瓦主体周向分步的散热棒,所述的散热棒由高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的散热棒内端贯穿耐磨层且外端贯穿轴瓦主体。
在上述的一种高散热轴瓦中,若干散热结构和若干注油流道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高散热轴瓦中,所述的轴瓦主体上还设有若干和散热棒一一对应的散热槽结构,所述的轴瓦主体内还设有液冷散热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高散热轴瓦中,液冷散热结构包括若干呈弧形的液冷流道,所述的散热棒中部位于液冷流道内,所述的轴瓦主体两侧还设有分别和液冷流道两侧相连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的进液孔内端水平设置有用于连接若干液冷流道的一号连接流道,所述的出液孔内端水平设置有用于连接若干液冷流道的二号连接流道。
在上述的一种高散热轴瓦中,所述的散热槽结构包括向内凹陷设置在轴瓦主体外端面上的散热槽,所述的散热槽的截面呈圆形,所述的散热棒外端插入至散热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高散热轴瓦中,所述的散热棒外端还固连有十字型的散热片。
在上述的一种高散热轴瓦中,所述的轴瓦主体外端面上还设有注油口,所述的注油口内端和注油流道相连,所述的注油口内端还水平设置有用于连接若干注油流道的三号连接流道,所述的注油口内还螺接有堵头。
在上述的一种高散热轴瓦中,所述的耐磨层由陶瓷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高散热轴瓦中,所述的高导热材料为铜。
在上述的一种高散热轴瓦中,所述的散热片位于散热槽内。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虹茂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诸暨虹茂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45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