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管料出料自动切断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40621.3 | 申请日: | 202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0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时毅;张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泰瑞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18 | 分类号: | B26D1/18;B26D3/16;B26D5/20;B26D7/02;B29C48/10;B29C48/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雪 |
| 地址: | 214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管料出料 自动 切断 机构 | ||
一种聚氨酯管料出料自动切断机构,包括底座、切割平台、切断模组、压紧模组、末端旋转模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切割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切断模组设置在切割平台上靠近出料机的一端,所述末端旋转模组设置在切割平台上远离出料机的一端,所述压紧模组设置在切割平台上且位于切断模组和末端旋转模组之间,从出料机中挤出的聚氨酯管穿过切断模组后被依次固定在压紧模组和末端旋转模组上,切断模组能够将聚氨酯管切割分离。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聚氨酯管料牢牢固定住,防止在切割的过程中发生位移从而保证了切口断面的平整,而且压紧模组和末端旋转模组还可以在第二滑轨上自由滑动,从而适应不同规格和长度的聚氨酯管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标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管料出料自动切断机构。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在大分子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的聚合物称为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分为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两大类。聚氨酯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所以其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聚氨酯材料作为一种工程材料被各领域广泛应用,在使用时经常需要把聚氨酯切断来满足实际要求。而在现有技术中,聚氨酯管的切割操作一般需要工人手持锯刀来完成,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尤其是聚氨酯具有高弹性,人工操作时非常费力,而且,锯出形状也往往达不到要求,锯完后断面也不平整,形成一道道锯齿留下的痕迹,不能直接在下一道工序中使用,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或者修整,这样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锯的时候,是不断地对聚氨酯管进行摩擦,容易产生较多的碎屑,会浪费较多的材料。如公告号为CN201728688U的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切割装置,利用汽缸推动刀具的尾端的推顶柄,使得切断刀具在刀具铰接座上转动,实现对聚氨酯材料的电动切断。但是该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只能切割固定规格的产品,无法实现连续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聚氨酯管料出料自动切断机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连续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氨酯管料出料自动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切割平台、切断模组、压紧模组、末端旋转模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切割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切断模组设置在切割平台上靠近出料机的一端,所述末端旋转模组设置在切割平台上远离出料机的一端,所述压紧模组设置在切割平台上且位于切断模组和末端旋转模组之间,从出料机中挤出的聚氨酯管穿过切断模组后被依次固定在压紧模组和末端旋转模组上,切断模组能够将聚氨酯管切割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模组包括第一压紧模组、第二压紧模组和可升降托辊,所述可升降托辊设置在切割平台上,所述切割平台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压紧模组、第二压紧模组和末端旋转模组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末端旋转模组包括气缸、尼龙转轮和手动锁扣,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尼龙转轮连接在气缸的活塞上,所述手动锁扣连接在气缸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平台回位气缸,所述平台回位气缸的活塞与所述切割平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模组包括第一支架、电缸、电机和圆刀片,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切割平台上,所述电缸、电机和圆刀片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电缸能够带动圆刀片上下移动,电机能够带动圆刀片旋转切割聚氨酯管。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手动压紧模组,所述手动压紧模组包括第二支架、上滚轮、下滚轮和手摇丝杆,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靠近出料机的一端,所述下滚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所述上滚轮通过手摇丝杆活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泰瑞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泰瑞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40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