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柜式机房的门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39646.1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4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何璐;殷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尾虹雉(成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49/00;E05B15/10;E05B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汤楚莹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房 门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柜式机房的门锁机构,包括门锁主体,所述门锁主体前侧靠近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按键,所述门锁主体前侧靠近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把手,所述门锁主体内腔靠近底部中心处设有两个锁筒,两个所述锁筒上下两端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位于底部的两个所述转轴底端分别与门锁主体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中心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工形板、连杆、卡座、复位弹簧以及卡杆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得该柜式机房的门锁机构,能够便捷的将两个锁舌板从门锁主体内腔拆卸下来,同时也能够便捷的将新的锁舌板固定在两个锁筒之间进行工作,从而达到了方便跟换锁舌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柜式机房的门锁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机房普遍指的是通讯、电力以及政府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例如通讯企业的短消息、通话业务等,机房很重要,对人们工作、生活都有极大影响,所以每个机房都要有专业人员管理,保证业务正常运行,门锁机构也是保证机房安全的一项重要环节。
目前,市场上使用到的一种柜式机房的门锁机构,智能化程度不高,且不方便跟换锁舌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柜式机房的门锁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柜式机房的门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柜式机房的门锁机构,包括门锁主体,所述门锁主体前侧靠近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按键,所述门锁主体前侧靠近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把手,所述门锁主体内腔靠近底部中心处设有两个锁筒,两个所述锁筒上下两端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位于底部的两个所述转轴底端分别与门锁主体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中心处活动连接,且位于顶部的两个所述转轴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壁与门锁主体内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锁筒之间共同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右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锁舌板,且所述固定杆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座,两个所述卡座远离固定杆内腔中心一侧均设有工形板,两个所述工形板前后两侧内壁靠近左右两侧中心处均共同活动连接有连杆,若干个所述连杆上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卡杆,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杆相邻的一侧靠近中心处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锁筒以门锁主体内腔中心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锁筒相邻的一侧靠近门锁主体内腔中心一侧处均开设有与两个锁舌板大小相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工形板以固定杆内腔中心为对称轴呈上下对称设置,位于顶部的所述工形板顶部与支撑板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且位于底部的所述工形板底部与门锁主体内腔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顶部靠近中心处有转杆,所述转杆上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套设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以支撑板内腔中心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限位环底部分别与支撑板顶部靠近左右两侧中心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杆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两个所述驱动锥齿轮底部均设有从动锥齿轮,且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底部分别与支撑板顶部靠近左右两侧中心处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锥齿轮均与相邻的从动锥齿轮之间相啮合。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连轴,所述支撑板内腔靠近左右两侧中心处均开设有转孔,两个所述连轴底端均贯穿相邻的转孔内腔,并均与相邻的转轴顶端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顶部靠近中心处有两个槽轮,且位于底部的所述槽轮固定连接在转杆靠近中心处,两个所述槽轮上有皮带,且两个所述槽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位于顶部的所述槽轮右侧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左端与顶部的槽轮右侧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侧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右端与门锁主体右侧内壁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尾虹雉(成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绿尾虹雉(成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9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体自动化生产加工用超声清洗装置
- 下一篇:电机及送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