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温式智能勺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27931.1 | 申请日: | 202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3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刘再华;魏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21/04 | 分类号: | A47G2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温式 智能 勺子 | ||
一种感温式智能勺子,包括勺体、感温探头、电路板以及勺柄套,所述勺体包括勺柄和勺头,所述勺柄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勺柄外套有勺柄套,所述勺柄套包括前勺柄套和后勺柄套,所述后勺柄套套于所述勺柄远离所述勺头的一端,所述后勺柄套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位于所述弧形凹槽内的连接线连接所述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位于所述勺头靠近所述勺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在对被护理人群喂食时,根据电路板上显示的温度进行喂食,避免了被护理人群因食物温度过高而烫伤,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不需要护理人员对食物进行尝试,进而使得食物比较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感温式智能勺子。
背景技术
勺子为日常生活常用器具之一。
现有技术中,需要护理人群在不知道食物温度的情况下吞食食物容易造成烫伤,对于婴幼儿、老人及危重病人来说更加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一般来说,人们在喂食之前首先自己先尝试或者待食物自然冷却之后再喂食,这样既不方便卫生,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有时候食物冷却的温度过低,就需要再次将食物加热,这又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的感温式智能勺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感温式智能勺子,包括勺体、感温探头、电路板以及勺柄套,所述勺体包括勺柄和勺头,所述勺柄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勺柄外套有勺柄套,所述勺柄套包括前勺柄套和后勺柄套,所述后勺柄套套于所述勺柄远离所述勺头的一端,所述后勺柄套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位于所述弧形凹槽内的连接线连接所述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位于所述勺头靠近所述勺柄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后勺柄套包括位于所述勺体上方的把手以及位于所述勺体下方的后盖,所述把手和所述后盖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感温探头外贴合有保护片,所述保护片插于所述前勺柄套与所述勺柄之间的缝隙中。
优选的,所述后盖与所述把手之间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在对被护理人群喂食时,根据电路板上显示的温度进行喂食,避免了被护理人群因食物温度过高而烫伤,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不需要护理人员对食物进行尝试,进而使得食物比较卫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感温探头,(2)电路板,(3)勺柄,(4)勺头,(5)前勺柄套,(6)后勺柄套,(7)连接线,(8)把手,(9)后盖,(10)螺栓,(11)保护片,(1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7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医用钢丝
- 下一篇:一种检测静平衡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