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一体式驱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25152.8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7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任翔;杨敬辉;韩浩洋;王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经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4 | 代理人: | 丁雨燕 |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持 电动工具 体式 驱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式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一体式驱动组件,包括一个可嵌设驱动器的半封闭驱动器壳体,所述驱动器壳体的背面连接有插片座,所述插片座上设置有可与电池包插脚匹配的导电插片;所述导电插片与所述驱动器上的电源插针连接;所述驱动器的开关插针上连接有调节开关。本组件不仅省去了人工分别接线的繁琐,仅需预先对壳体内壁进行规划,即可实现对驱动组件的快速装配,不仅导电效果好,操作方便,而且能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式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一体式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像手枪钻、角磨机等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由电气部分、传动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均利用直流或交流电驱动主轴旋转,带动前端所夹持的工具进行工作。国内生产电动工具的企业多大上千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出现的问题除了漏电、绝缘、电路发热等电气部分问题之外,还有就是连接件松动、振动、磨损等机械故障,出现故障后,拆装较繁琐,且维修成本较高,因此,有很多使用者直接放弃维修,而是购买新的产品代替,因此,一种价格便宜、使用可靠和具有一定使用寿命的手持电动工具急需填补市场。
但鉴于目前电工工具的内部结构,其机械部分主要由主轴、轴承、大小齿轮、卡簧、密封圈等数量众多的零部件组成,零件数量和种类又决定了组装时所消耗的时间增加。因此,无论是零部件本身成本还是组装生产时的人力成本都是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大部分企业都在试图通过改变零部件材质方面以期降低产品成本,但是,零部件材料品质的降低,会直接导致产品的使用性能;为此,企业又试图通过机器换人的思路来改善用工难、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率,但是,鉴于手持电动工具中的零部件数量众多、规格以及材质各异的问题,例如橡胶密封圈、卡簧等零件,自动化实施起来的难度非常大,直接导致自动化的复杂程度上升,带来制造成本的直线升高,上述这些问题成为电动工具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内部的电池包插脚、驱动器模块和开关的连接问题,传统的方案是利用人工通过柔性电线分别进行连接,并在壳体内进行相应的排线整理处理,以便于壳体的装配。该方法不仅人工密集型强,生产成本高,而且受个人熟练度的影响,不能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因此,急需一种技术来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一体式驱动组件,采用将传统的电池包插脚、驱动器模块和开关设置成一个组件,不仅省去了人工分别接线的繁琐,仅需预先对壳体内壁进行规划,即可实现对驱动组件的快速装配,不仅导电效果好,操作方便,而且能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一体式驱动组件,包括一个可嵌设驱动器的半封闭驱动器壳体,所述驱动器壳体的背面连接有插片座,所述插片座上设置有可与电池包插脚匹配的导电插片;所述导电插片与所述驱动器上的电源插针连接;所述驱动器的开关插针上连接有调节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插片座与所述驱动器壳体的背面成角度连接,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可供所述导电插片与所述电源插针连接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嵌设有连接所述导电插片与所述电源插针的导电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对应的,所述导电插片包括第一导电插片、第二导电插片和第三导电插片,所述第一导电插片通过第一夹持座固定、所述第二导电插片通过第二夹持座固定、所述第三导电插片通过第三夹持座固定;所述通道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夹持座的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夹持座的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三夹持座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内嵌设有所述导电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体为硬金属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体为铜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5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事故应急池
- 下一篇:一种微乳生产用乳化剂和添加剂定比混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