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压泵站供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23107.9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8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亮;张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潍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E03B7/07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曾基 |
地址: | 262600 山东省潍坊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压 泵站 供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压泵站供水设备,包括储水罐、进水管、支架、上水位感应器和下水位感应器,储水罐的内部连接有限位盒,限位盒的内部设置有浮球,浮球的外壁连接有触发层,限位盒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通水孔,储水罐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连通有延伸管,延伸管连通有导向管,导向管的顶端连通有第一软接管,第一软接管的顶端连通有通水管,通水管的中部连通有排料管,排料管的中部安装有电控阀门,通水管的顶端连通有传输管,传输管的侧壁和通水管的顶端连通,传输管的一端连通有压力罐,传输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多个用户接水管,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检测水位的传感部位的定位效果,有利于清理管道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压泵站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用水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而用水设备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常需要进行加压,以保证传输过程中水流的平稳性和具有足够的压力能达到指定的高度,而现有的加压方式为在管道中部设置加压泵和缓存罐,而对于部分水在出水过程中,水位检测较为不稳,会有触发处摇晃的情况,影响检测精度,并且在传输过程中,会有排污较为困难的情况,不利于清理管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压泵站供水设备,具有提高检测水位的传感部位的定位效果,有利于清理管道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压泵站供水设备,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罐的外壁安装有支架,所述储水罐的上部安装有上水位感应器,所述储水罐的下部安装有下水位感应器,所述储水罐的内部连接有限位盒,所述限位盒的内部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外壁连接有触发层,所述限位盒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通水孔,所述储水罐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连通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顶端连通有第一软接管,所述第一软接管的顶端连通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中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中部安装有电控阀门,所述通水管的顶端连通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侧壁和所述通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传输管的一端连通有压力罐,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多个用户接水管。
为进一步便于输水,所述延伸管的连通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顶端和所述传输管的侧壁连通,所述转接管的中部安装有加压泵。
对于传输管和用户接水管的连接方式,所述传输管的外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传输管的外壁安装有第三蝶阀,所述传输管的一端连通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和各所述用户接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管的上部安装有多个第二软接管。
为进一步便于控制水路,所述转接管的上部安装有第二蝶阀,所述转接管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蝶阀。
为便于自动控制水路中的通断,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控阀门电连接,所述导向管的上部安装有通水阀门,所述通水阀门和所述电控阀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压泵站供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加压泵站供水设备,通过将水经进水管通入储水罐内部,在储水罐内部上升到上部时,浮球浮在水面上,通过限位盒上通水孔将水导入限位盒内部,通过限位盒限制住浮球的位置,减少浮球偏移到他处的情况,进而带动浮球上升到上水位感应器处,触发层触发上水位感应器,并通过在传输过程中储水罐内部水较少时,通过触发层触发下水位感应器,可通过上水位感应器和下水位感应器发出信号给使用者使用的控制器等进行感应,便于自动感应储水罐内部的液面,并通过压力罐进行加压,通过在需要清理管道时,通过打开电控阀门处,进而使水通过排料管处将杂物冲出管道,达到有利于检测水位的传感部位的定位,有利于清理管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储水罐、限位盒、浮球和触发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潍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潍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3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伞收纳及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热条挤出机与挤出模具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