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22404.1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23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鹏;戴书专;李志能;李先福;张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黎明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冲压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及燃具制造设备。上述模具中,该模具至少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凸模,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其中另一上设置有凹模组件,凹模组件包括固定座和摆块,摆块可转动设置于固定座,由于第一间隙形成于摆块面向固定座的一侧,折弯凹部形成于摆块背离固定座的一侧,第一间隙和折弯凹部相对设置,使得合模时,摆块的摆动可以补偿零件折弯所产生的回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冲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由于一些工件的材料特性,在其折弯后会产生折弯回弹的现象,导致折弯角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以满足零件的折弯角度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
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凸模;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的其中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模相适配的凹模组件;
其中,所述凹模组件包括固定于该其中另一的固定座,以及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摆块;
所述摆块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相连的折弯凹部和压边部,所述凸模上设有能与所述折弯凹部配合的折弯凸部,所述折弯凸部在合模时能够与所述折弯凹部限定出折弯成型位置;
在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组件合模以加工待加工件过程中,所述折弯凸部能够与所述折弯凹部配合,以将待加工件折弯成型出翻边,且所述压边部朝向所述凸模摆动,以压制该翻边。
上述模具中,该模具至少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凸模,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其中另一上设置有凹模组件,凹模组件包括固定座和摆块,摆块可转动设置于固定座,通过在摆块上设置相连的折弯凹部和压边部,使得合模时,折弯凹部与折弯凸部限定出折弯成型位置得到待加工件成型的翻边,在摆块的摆动下,压边部朝向凸模摆动,压边部对形成的翻边进行压制,从而可以补偿零件折弯所产生的回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块面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在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组件合模过程中,所述折弯凸部能够与所述折弯凹部配合,以借助于所述第一间隙提供的避让空间使所述摆块;
所述摆块包括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动部,以及面向所述固定座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转动部衔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二表面比所述第一表面更靠近该其中另一;
其中,所述摆块转动过程中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
所述摆块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所述摆块借助于所述第一表面抵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界定出所述第一间隙;
所述摆块处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所述摆块借助于所述第二表面抵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界定出所述第一间隙。由于第一间隙形成于摆块面向固定座的一侧,折弯凹部形成于摆块背离固定座的一侧,第一间隙和折弯凹部相对设置,通过在摆块的转动部的两侧设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分别借助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实现对应位置的面抵接限位。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间隙的存在以及其位置也随之变化,为摆块的转动提供了空间。如此,通过第一间隙与面抵接的方式实现了摆块的转动与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设于该其中另一的第一驱动件;
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摆块,用以在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组件脱模过程中驱动所述摆块运动至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如此,通过设置第一驱动件,便于摆块复位至第一极限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设于该其中另一的第一弹性件和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的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2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