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聚丙烯材料进行注塑成型的投掷训练器材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19066.6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24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升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5/00 | 分类号: | A63B6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顾俊超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聚丙烯 材料 进行 注塑 成型 投掷 训练 器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使用聚丙烯材料进行注塑成型的投掷训练器材,包括:器材外壳及配重内芯,所述器材外壳具有外壳上半部及外壳下半部,所述外壳上半部与所述外壳下半部为两个独立的注塑件;所述外壳上半部的底面与所述外壳下半部的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外壳上半部的底面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容置上盲孔,所述外壳下半部的顶面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容置下盲孔,所述容置上盲孔与所述容置下盲孔上下对应,所述容置上盲孔与所述容置下盲孔共同界定出用于容置所述配重内芯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传统的硫化工艺,注塑的生产效率高,并且成品颜色可随意选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掷训练器材,特别地是,一种使用聚丙烯材料进行注塑成型的投掷训练器材。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CN208671814U公告的“一种可拆解的声响模拟手榴弹”,包括壳体,由外壳、配重块和螺塞组合而成。外壳是一体成型,采用的是常规的橡胶硫化工艺,缺点在于:橡胶硫化工艺的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外观颜色多为黑色,无法生产出较为鲜艳的颜色。目前,有部分生产厂家改而通过聚丙烯注塑方式成型上述外壳,缺点在于:外壳整体较为厚实,一体成型注塑后,在产品外观上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收缩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投掷训练器材的外壳一体成型带来的弊端,而提供一种新型的使用聚丙烯材料进行注塑成型的投掷训练器材。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使用聚丙烯材料进行注塑成型的投掷训练器材,包括:器材外壳及所述器材外壳内部的配重内芯,所述器材外壳具有外壳上半部及外壳下半部,所述外壳上半部与所述外壳下半部为两个独立的注塑件;所述外壳上半部的底面与所述外壳下半部的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外壳上半部的底面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容置上盲孔,所述外壳下半部的顶面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容置下盲孔,所述容置上盲孔与所述容置下盲孔上下对应,使得所述容置上盲孔与所述容置下盲孔共同界定出用于容置所述配重内芯的容置空间;又,所述外壳上半部的底面与所述外壳下半部的顶面中的一者形成有连接凸起,而另一者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凸起对应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相嵌合,使得所述外壳上半部与所述外壳下半部相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使用聚丙烯材料进行注塑成型的投掷训练器材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上半部的底面与所述外壳下半部的顶面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相熔合。
作为一种使用聚丙烯材料进行注塑成型的投掷训练器材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相熔合。
作为一种使用聚丙烯材料进行注塑成型的投掷训练器材的优选方案,所述配重内芯分别与所述容置上盲孔及所述容置下盲孔相轴孔配合,所述配重内芯、所述容置上盲孔及所述容置下盲孔均为柱形结构。
作为一种使用聚丙烯材料进行注塑成型的投掷训练器材的优选方案,所述配重内芯采用冷拉圆钢截断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使用聚丙烯材料进行注塑成型的投掷训练器材的外壳上半部与外壳下半部为两个独立的注塑件,相对于传统的硫化工艺,注塑的生产效率高,并且成品颜色可随意选择,诸如选择鲜艳的橙红,便于投掷后发现找回,此外还能够方便装配配重内芯于器材外壳内部,更重要的是,再加上容置上盲孔(容置下盲孔)的空心结构设计,一定程度上地避免产品外观上的收缩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沿竖向剖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升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升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19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纸尾割刀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原料用混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