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儿童的可移动式床旁重症悬吊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12227.9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6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鸿慈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庞晓辰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儿童 移动式 重症 悬吊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儿童的可移动式床旁重症悬吊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机体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往返移动机构,所述往返移动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进行对儿童进行悬吊康复训时,利用电机驱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转动时可带动连接板在滑杆上进行移动,同时电动推杆的驱动进行上下伸缩,便于实现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康复训练,相比于单一方向上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更好,操作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儿童的可移动式床旁重症悬吊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悬吊康复诊疗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康复理论最新成果,主要是利用力学原理,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为目的的诊断和训练技术,在临床上不仅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脑卒中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对于颈肩腰腿痛、产后康复、姿势矫正、骨科术后康复等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现有的重症悬吊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够进行单一的方向进行康复训练,传统的重症悬吊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是通常利用锁紧螺栓安装床旁,不使用时需要将其进行拆卸,来回的进行使用需要反复的进行安装和拆卸,十分的不便,严重影响该装置使用时的工作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儿童的可移动式床旁重症悬吊康复训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儿童的可移动式床旁重症悬吊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儿童的可移动式床旁重症悬吊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机体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往返移动机构,所述往返移动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限定板,所述限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套环,所述底板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四个安装壳,四个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安装有移动轮。
由上述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往返移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表面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为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和螺杆的外部共同套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两个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能够便于实现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提高在进行对患者腿部康复训练的使用效果,实用性更强。
由上述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条形槽,所述连接板与条形槽的侧壁为滑动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稳定的进行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效果,实用性更强。
由上述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板与螺杆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滑杆为滑动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稳定的进行移动位置,十分便捷。
由上述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机体的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延伸至机体的外侧,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套,能够便于利用扶手推动移动轮移动进行转动,提高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实用性更强。
由上述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机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于电机和电动推杆为电性连接,能够便于进行简单的控制,操作的过程中更加的灵活。
由上述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移动轮的一侧设置有刹车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鸿慈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鸿慈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12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