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与直膨机结合的一体化热风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04389.8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9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吕向阳;白延斌;霍海红;张树丰;孟国营;翟宇;李华栋;牛苛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波义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晋煤集团赵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3/14;F24F12/00;F24F13/30;F24F13/20;F24F11/89;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直膨机 结合 一体化 热风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管与直膨机结合的一体化热风机组,箱体内部分为送风道与回风道,送风道的两端均与箱体外部连通;送风道与回风道相连通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回风机;送风机、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段及送风道与除尘器、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直膨器及回风道通过热回收机组上下分开布置互不交叉,两处风道通过机组前段布置的回风机进行联结;本实用新型通过热管换热器与直膨式热泵机组进行耦合设计组合,热管换热器与直膨泵机组可根据空气温湿度参数需求进行灵活调节配置,本装置可以模块化设计组装,方便灵活应用于实际工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管与直膨机结合的一体化热风机组。
背景技术
为了使热风机组实现模块化、一体化,方便快键组合与设计安装。在高湿度温度场所进行热回收需要先对回风进行去湿处理后再进行热量回收,为了得到干燥热风又需要进一步加热空气,因此为了充分回收回风热量同时去湿后再次加热送分,设计一种简约型高效一体化热风机组,充分利用重力式热管换热器的特性与直膨式热泵机组的稳定性,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回收热量的同时保证末端使用要求。通过设计一体化机组,将使得热回收系统能效提高,热回收装置换热能力提升,扩展其适用领域,可有效推广利用到需要干燥热风的需求场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与直膨机结合的一体化热风机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回收回风余热量,利用直接膨胀式热泵机组直膨器的冷量进行二次除湿,将热泵机组的压缩机、循环部件及冷凝器布置在热风道实现对系统的预热与二次加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与直膨机结合的一体化热风机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分为送风道与回风道,所述送风道的两端均与所述箱体外部连通;所述回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回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送风道连通,所述送风道与所述回风道相连通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回风机;
所述送风道内部设置有热管换热器,所述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段前端设置有节流装置与压缩机,所述冷凝段的后端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送风机;
所述回风管道内部设置有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所述蒸发段的靠近所述送风机的一侧设置有除尘过滤器,所述蒸发段的靠近所述回风机的一侧设置有直膨器;所述直膨器与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压缩机均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管换热器贯穿所述送风道和所述回风道的内侧壁,所述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段位于所述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电动风阀包括第一电动风阀、第二电动风阀和第三电动风阀,所述第一电动风阀、所述第二电动风阀和所述第三电动风阀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电动风阀位于所述送风道靠近所述回风机一侧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电动风阀位于所述送风道靠近所述送风机一侧的箱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三电动风阀位于所述第二电动风阀下方并与所述回风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一端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直膨器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节流装置的一端与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节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直膨器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风阀、第二电动风阀、第三电动风阀、回风机和送风机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外部设置有若干组检修门,若干组所述检修门包括第一检修门、第二检修门、第三检修门和第四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热管换热器的节能性与直膨式热泵机组的稳定型,将两者进行有机耦合,提高了热回收系统的能效,简约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同时是一种节能环保低碳余热利用技术,具备很好的推广前景与广阔应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波义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晋煤集团赵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波义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晋煤集团赵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04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