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92273.7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6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范嘉宇;刘云平;尹泽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8 | 分类号: | G01C21/28;G01C2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地址: | 2100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无人机 协同 导航 装置 | ||
1.一种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人机(1),所述无人机(1)包括机身和遥控器,所述机身和遥控器分离设置,所述机身安装有四个机臂,所述机臂远离机身的一端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上方安装有螺旋桨叶(7),所述电机(6)电性连接有电子调速器,所述机身顶部安装有GPS定位装置(5),所述机身内部安装有锂电池组,所述机身底部安装有第一无线图传模块(4)、双目相机(8)、第二无线数传模块、支撑板(9)和起落架,所述机身包括机头和机尾,所述机头中部安装有飞行控制器(2),所述飞行控制器(2)包括主控制器、第一I/O控制器、第一IMU惯性导航模块和GPS模块;
QGC地面站,所述QGC地面站安装有第一无线数传模块,所述QGC地面站在无人机(1)起飞前通过UART串口线与无人机(1)的飞行控制器(2)电性连接,用于无人机(1)起飞前的参数校准,所述QGC地面站在无人机(1)起飞后通过第一无线数传模块与无人机(1)的第二无线数传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无人机(1)起飞后QGC地面站与无人机(1)的数据传输;以及
无人车(13),所述无人车(13)设置有MC底层控制模块、上位机图形界面显示模块、速度控制器、转向控制器、路径规划模块、第二I/O控制器和第二无线图传模块,所述MC底层控制模块由车载控制器和第二IMU惯性导航模块组成,所述车载控制器和所述飞行控制器(2)通过UDP协议通信连接,所述车载控制器与速度控制器、转向控制器、第二I/O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协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相机(8)正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摄像头(10)和第二摄像头(11),所述双目相机(8)外壁设置有USB插口(12),所述双目相机(8)通过所述USB插口(12)与所述飞行控制器(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控制器(2)上下两侧设有碳纤维板(3),用于保护飞行控制器(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采用VIDAR锂电池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控制器(2)采用Holybro Pixhawk4飞行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控制器(2)设有PWM波输出口,所述PWM波输出口与所述电机(6)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数传模块和第二无线数传模块均采用LC6600数传模块,所述第一无线图传模块(4)和第二无线图传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无人机(1)和无人车(13)之间的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设有发射机,所述机身设有接收机,所述发射机与所述接收机通信连接,所述电子调速器设有信号线,所述电子调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接收机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相机(8)采用分辨率为1280x720的摄像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无人机协同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器采用研华ARK-3500工控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922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拉性好的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编高密珊瑚绒方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