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堵支架以及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86747.7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6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王雪琴;朱京;杨豪;卢俊;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郭玮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堵 支架 以及 输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堵支架以及输送系统,其中,封堵支架包括主体单元和封堵单元,主体单元为筒形,主体单元具有近端开口和远端开口,封堵单元具有近端开口和远端堵头,封堵单元的近端开口与主体单元的远端开口连接,主体单元的近端开口的端部开口面积大于封堵单元的远端堵头的端部封堵面积。上述封堵支架以及输送系统中,封堵支架通过在基本的筒形的支架结构上将筒形构建为锥形或类锥形的结构,可以在保证封堵效果的基础上,有效地减少材料的用量,对于长期需要植入到体内并在体内保存的植入体而言,材料用量的减少可以有效的降低炎症及并发症的引发概率,降低患者术后的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封堵支架以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未经过毛细血管网,而是直接与心腔(Cornary-cameral fistual)或大血管(体循环或肺循环)任一阶段之间相交通,其病理和生理改变相同,可统称为冠状动静脉瘘(Cornary arteriovernous fistula,CAVF),简称冠状动脉瘘(Cornary arteryfistula,CAF)
冠状动脉瘘的靶血管较为粗大,时常伴有血管迂曲和瘤样扩张,瘘口较大,病理和生理表现为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严重者会发生心肌梗死,在血管迂曲部分可能会导致血栓,在冠状动脉近端血流增加,可发生切应力诱导血管内膜损伤,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目前,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瘘的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手术或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通常采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蘑菇伞型支架,其材质多采用镍钛钴合金丝制成,内缝有多层高密度聚酯纤维膜,植入后会长期体内留存,容易引起炎症及并发症,严重者可能产生镍中毒,因此,减小支架等体积,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成为了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封堵支架以及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堵支架,所述封堵支架包括:
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为筒形,具有近端开口和远端开口;
封堵单元,所述封堵单元具有近端开口和远端堵头,所述封堵单元的近端开口与所述主体单元的远端开口连接,所述主体单元的近端开口的端部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封堵单元的远端堵头的端部封堵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单元的近端开口的端部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主体单元的远端开口的端部开口面积;和/或,
所述封堵单元的近端开口的端部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封堵单元的远端堵头的端部封堵面积;和/或,
所述主体单元的远端开口的端部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封堵单元的近端开口的端部开口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为直筒形,或者所述主体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为锥筒形;和/或,
所述封堵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为直筒形,或者所述封堵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为锥筒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单元为直筒形,或者所述主体单元为锥筒形;或者,
所述主体单元中位于近端的一部分区段为直筒形,所述主体单元中位于远端的另一部分区段为锥筒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单元为直筒形,或者所述封堵单元为锥筒形;或者,
所述封堵单元中位于近端的一部分区段为直筒形,所述封堵单元中位于远端的另一部分区段为锥筒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单元为锥筒形,且所述封堵单元的外壁面在自远端至近端的方向为直线型或曲线型;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86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制品生产用风干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减震弹簧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