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捆绑的绕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79597.7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2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景百强;陈福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磁瑞磁悬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 | 分类号: | H02K15/08;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齐海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捆绑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捆绑的绕线工装,包括第一绕线件和第二绕线件,第一绕线件包括第一缠绕部和第一限位部,第二绕线件包括第二缠绕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呈相对立地布置并围出使得线材限位绕设的限位空间,第一缠绕部叠置于第二缠绕部上以形成供线材缠绕用的缠绕柱,缠绕柱位于限位空间内,第一缠绕部背对第二缠绕部的一侧向内凹陷有供绑带伸入用的第一凹槽,第一限位部的顶面向下凹陷有第一缺口,第二限位部的顶面向下凹陷有第二缺口,第一凹槽与第一缺口相连通,第一凹槽与第二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对缠绕在缠绕柱上的线材进行便捷捆绑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捆绑的绕线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辅助工装被人们相继研发出来以用于实现各种各样的需求。
在涉及线材的电机等的生产制造时,包括了对线材进行捆绑的步骤,而现有的绕线方法都是通过一个转动装置带动一个绕线座,通过驱使绕线座转动来使得线材缠绕在绕线座上,但是,该绕线方法不利于将缠绕好的线材进行捆绑。
因此,亟需一种便于捆绑的绕线工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捆绑的绕线工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捆绑的绕线工装,包括第一绕线件和第二绕线件,所述第一绕线件包括第一缠绕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绕线件包括第二缠绕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呈相对立地布置并围出使得线材限位绕设的限位空间,所述第一缠绕部叠置于所述第二缠绕部上以形成供线材缠绕用的缠绕柱,所述缠绕柱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一缠绕部背对所述第二缠绕部的一侧向内凹陷有供绑带伸入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顶面向下凹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面向下凹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缺口相连通。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缠绕部背对所述第一缠绕部的一侧向内凹陷有供绑带伸入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底面向上凹陷并形成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面向上凹陷并形成有第四缺口,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四缺口相连通。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缠绕部位于所述第二缠绕部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缠绕部的底面紧贴于所述第二缠绕部的顶面,所述第一缠绕部的底面沿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方向呈由上至下倾斜地布置,所述第二缠绕部的顶面沿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方向呈由下至上倾斜地布置。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便于捆绑的绕线工装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绕线件和所述第二绕线件锁固在一起的第一锁固孔,所述第一锁固孔贯穿所述第二限位部后伸入所述第一缠绕部。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便于捆绑的绕线工装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绕线件和所述第二绕线件锁固在一起的第二锁固孔,所述第二锁固孔贯穿所述第一限位部后伸入所述第二缠绕部。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便于捆绑的绕线工装还包括供插置固定用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缠绕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磁瑞磁悬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磁瑞磁悬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79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智能成套配电箱
- 下一篇:气相分布器及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