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墙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76962.9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9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南;陈康华;刘伟;郭宗平;冯国强;蔡琼辉;符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洋浦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578101 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经***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墙,包括:本体、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本体具有圆筒状的外侧边界和多棱柱状的内侧边界;第一支撑结构设于本体内部靠近外侧边界的一侧,包括至少一根第一钢筋,第一钢筋围设成截面为圆形的第一筒体;第二支撑结构设于本体内部靠近内侧边界的一侧,包括多根第二钢筋,多根第二钢筋交叉设置,以围设成截面为多边形的第二筒体。本申请设置混凝土墙外侧为筒状,风荷载最小;多根第二钢筋围成的截面为多边形,整体钢筋结构分布合理,受力均匀,避免拉裂本体内侧,防渗漏和防剥落效果显著;且采用多边形截面布置钢筋,有利于支模板和绑扎钢筋,节省工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墙。
背景技术
根据地质条件特性,陆上风电基础形式可分为重力式扩展基础、梁板式扩展基础、岩石锚杆基础、桩基础和筒形基础,其中筒形基础具有受力直接、充分利用土体被动土压力抵抗上部倾覆荷载、结构效率高等特点。筒形基础常采用大开挖施工法、沉井施工法。大开挖施工法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大,破坏原状土,且深度较大时难以开挖;沉井施工法是将预制的筒形内部土体开挖出来,控制筒体均匀下沉,再对筒体内部回填处理,该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较高,且预制筒外壁与土体之间可能形成一定间隙,降低了土体对筒形的约束。
为此,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公开了一种由地下连续墙组成的风机筒形基础,所述风机筒形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承台和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连续墙呈多边形筒状,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包括沿着圆周均匀布置、且首尾连接闭环的若干单元墙段。所述的单元墙段包括水平钢筋。
但是以上所述连续墙只是针对地下基础,不适用于发电厂中的烟囱、自然通风冷却塔、灰库和筒仓等,由于所述连续墙呈多边形筒状,外侧所受的风荷载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连续墙的外形呈多边形筒状,不适用于发电厂中的烟囱、自然通风冷却塔、灰库和筒仓等,外侧所受的风荷载过大的缺陷,基于以上情况,开发一种适用于发电厂中的烟囱、自然通风冷却塔、灰库和筒仓等的混凝土墙十分必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墙,包括:
本体,具有圆筒状的外侧边界和多棱柱状的内侧边界;
第一支撑结构,设于所述本体内部靠近外侧边界的一侧,包括至少一根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围设成截面为圆形的第一筒体;
第二支撑结构,设于所述本体内部靠近内侧边界的一侧,包括多根第二钢筋,多根所述第二钢筋交叉设置,以围设成截面为多边形的第二筒体。
可选地,所述多边形的边数大于4。
可选地,还包括:
多根第三钢筋,设于第二筒体与内侧边界形成的空间中,且垂直于所述第二钢筋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三钢筋靠近相邻两根第二钢筋的交叉处设置,和/或设于第二钢筋的中间。
可选地,还包括:
多根第四钢筋,设于第一筒体与外侧边界形成的空间中,且垂直于所述第一钢筋设置。
可选地,在水平面相邻的两根第二钢筋的端部交叉后伸出的长度不小于锚固长度。
可选地,还包括:
混凝土层,设置于外侧边界和内侧边界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洋浦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洋浦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76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种添加装置
- 下一篇:超声波焊头和具有其的超声波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