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免气泡的导光板背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62017.3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1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欧金磊;刘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钜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0 | 分类号: | C09J7/30;C09J7/4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黄焯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气泡 导光板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背胶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避免气泡的导光板背胶组件,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光板、第一双面背胶层、均光膜、第二双面背胶层、离型膜和托底膜,所述第一双面背胶层、均光膜、第二双面背胶层和离型膜均贯穿设置有排气缝,所述第一双面背胶层的排气缝、所述均光膜的排气缝、所述第二双面背胶层的排气缝和所述离型膜的排气缝一一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在生产时,使得背胶组件内的气泡通过排气缝排出,气泡排出后,再将导光板粘贴在第一双面背胶层上,可以避免导光板背胶导光不均的问题,提高导光板背胶组件的稳定性,降低了不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背胶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避免气泡的导光板背胶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导光板背胶是直接覆合双面背胶即可,覆合时机器会有压力不稳定的问题,会导致背胶区域会有气泡,最重要的是导光板贴合完成后发现背胶有气泡会造成整个组件导光不均,会造成整个组件报废,产品造价成本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气泡的导光板背胶组件,设计巧妙,在生产时,将第一双面背胶层、均光膜、第二双面背胶层、离型膜和托底膜依次堆叠粘贴后形成背胶组件,滚轮对背胶组件进行压合,使得背胶组件内的气泡通过排气缝排出,气泡排出后,再将导光板粘贴在第一双面背胶层上,可以避免导光板背胶导光不均的问题,提高导光板背胶组件的稳定性,降低了不良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避免气泡的导光板背胶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光板、第一双面背胶层、均光膜、第二双面背胶层、离型膜和托底膜,所述第一双面背胶层、均光膜、第二双面背胶层和离型膜均贯穿设置有排气缝,所述第一双面背胶层的排气缝、所述均光膜的排气缝、所述第二双面背胶层的排气缝和所述离型膜的排气缝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双面背胶层的排气缝、所述均光膜的排气缝、所述第二双面背胶层的排气缝和所述离型膜的排气缝均设置有多个。
其中,多个所述排气缝呈等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离型膜粘贴在所述托底膜上,所述第二双面背胶层粘贴在所述离型膜上,所述均光膜粘贴在所述第二双面背胶层上,所述第一双面背胶层粘贴在所述均光膜上,所述导光板粘贴在所述第一双面背胶层上。
其中,所述导光板、第一双面背胶层、均光膜、第二双面背胶层、离型膜和托底膜分别依次通过光学胶水进行相互粘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在生产时,将第一双面背胶层、均光膜、第二双面背胶层、离型膜和托底膜依次堆叠粘贴后形成背胶组件,滚轮对背胶组件进行压合,使得背胶组件内的气泡通过排气缝排出,气泡排出后,再将导光板粘贴在第一双面背胶层上,可以避免导光板背胶导光不均的问题,提高导光板背胶组件的稳定性,降低了不良率,解决传统覆膜压力不稳定造成气泡无法排出的问题,避免造成一部分产品报废,提高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避免气泡的导光板背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双面背胶层;2、均光膜;3、第二双面背胶层;4、离型膜;5、托底膜;6、刀模;7、排气缝;8、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钜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钜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62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吊顶板中间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吊顶立板吊挂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