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路面取芯填补压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59915.3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78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超;赵睿;王界;宋冬梅;张富;李涛;廖龙;陈思宇;周杰;杜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9/38 | 分类号: | E01C19/38;E01C23/09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雪莲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路面 填补 实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路面取芯填补压实装置。包括锤头和锤杆,锤头与锤杆的端部活动连接,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包括冲击壳体和设置于冲击壳体内的传动机构,冲击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的角度能够进行调节。该填补压实装置,在现有的锤杆端部设置驱动部,通过冲击壳体内的传动机构,工作状态下,产生的冲击力通过锤杆传递到锤头,锤头竖向振动,使混合料在有限空间内作垂直强迫振动,急剧减小材料间的内摩擦力,从而达到压实作用。同时,配合能够调节角度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双手控制锤杆在锤击的过程中,使锤杆始终保持竖直,极大的改善了压实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路面取芯填补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沥青路面压实度、厚度检测多以钻芯法为主,取样后路面上留下大量φ100mm左右的圆形柱状孔洞,深度因沥青面层厚度不同而异。经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因孔洞填补质量较差,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渗水系数大,导致路面破损、出现坑槽现象较为严重。而现有的芯样孔洞填补方法多用橡皮锤或铁锤直接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锤击和敲打,造成孔洞填补时压实不足,且由于铁锤的直接敲打,粗细集料被人为击碎、破坏,改变了混合料级配并降低了混合料粘聚性;填补用时较长,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较快也直接影响了孔洞的填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孔洞填补质量较差,锤击和敲打的力道不足,铁锤的直接敲打,粗细集料被人为击碎、破坏,改变了混合料级配和降低了混合料粘聚性;填补用时较长,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较快也直接影响了孔洞的填补质量,提供一种便携式路面取芯填补压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路面取芯填补压实装置,包括锤头和锤杆,所述锤头与锤杆的端部活动连接,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冲击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冲击壳体内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向所述锤头施加竖向振动力;所述冲击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分别垂直于所述冲击壳体设置,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之间的角度能够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后的填补压实装置,在现有的锤杆端部设置驱动部,通过冲击壳体内的传动机构,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的冲击力通过锤杆传递到锤头,锤头产生竖向振动力,作用在沥青混合料上,迫使混合料在有限空间内作垂直强迫振动,急剧减小材料间的内摩擦力,从而达到压实作用。同时,配合能够调节角度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使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是操作人员根据抓握习惯,调整到最佳的开合角度,双手控制锤杆在锤击的过程中,使锤杆始终保持竖直,极大的改善了压实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锤头为圆饼状,所述锤头的直径为90-100mm,所述锤头的厚度为30-40mm,所述锤头采用钢板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锤头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所述锤头的直径相同,所述橡胶层与所述锤头固定连接。在竖向施加锤击力后,通过锤头底部的橡胶层作用到孔洞内的沥青混合料上,避免了锤头和混合料直接接触,减少对集料的破坏,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很好地模拟了轮胎压路机的搓揉和碾压作用原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锤杆长度为500-700mm,所述锤杆的直径为20-25mm的圆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冲击壳体为圆筒状,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冲击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手柄通过冲击壳套与所述冲击壳体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冲击壳套为优弧形结构,套设于所述冲击壳体外壁,所述冲击壳套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冲击壳套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内设置有内螺纹,L形螺杆能够贯穿所述第二贯穿孔后与第一贯穿孔螺纹连接,通过旋转L形螺杆,将所述冲击壳套按照所需要的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一手柄之间的角度与所述冲击壳体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59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