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拉性电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55551.1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82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华阳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2;H01B7/02;H01B7/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唐进喜 |
| 地址: | 35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拉性 电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抗拉性电线,包括抗拉防护结构和设置在抗拉防护结构内部的导线,抗拉防护结构包括外保护套、金属铠装层和内保护套,外保护套、金属铠装层和内保护套从外向内依次包裹设置,金属铠装层表面间隔设置有防滑环,外保护套内壁与防滑环对应位置设置有与防滑环咬合的内凹环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导线和抗拉防护结构作为电线的结构,抗拉防护结构中的金属铠装层和外保护套之间连接紧密,能够承受大部分拉力,减轻导体的受拉力,部分拉力作用到导体上,被导体和连接筒的滑动距离对冲,可有效防止导体在电线受拉过程中断裂,该电线,抗拉能力强,且在受到拉力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导体的使用,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拉性电线。
背景技术
电线是指传导电流的导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线用量与日俱,电线在使用时经常会受到外力的拉动和拖拽,这些都对电线的抗拉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市面上常见的电线,导体和保护套在受拉时同步承受拉力,保护套通常具备一定的延展性,使得电线的拉力落在导体上,导体容易断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抗拉性电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性电线,通过使用导线和抗拉防护结构作为电线的结构,抗拉防护结构中的金属铠装层和外保护套之间连接紧密,能够承受大部分拉力,减轻导体的受拉力,部分拉力作用到导体上,被导体和连接筒的滑动距离对冲,可有效防止导体在电线受拉过程中断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拉性电线,包括抗拉防护结构和设置在抗拉防护结构内部的导线,其中:
抗拉防护结构包括外保护套、金属铠装层和内保护套,外保护套、金属铠装层和内保护套从外向内依次包裹设置,金属铠装层表面间隔设置有防滑环,外保护套内壁与防滑环对应位置设置有与防滑环咬合的内凹环槽;
导线具体包括导体和挤包在导体上的弹性绝缘层,导体间隔断开,导体断开处通过连接筒连接;
连接筒内部设置有滑动腔,导体断开端伸入连接筒内且端头处设置有与滑动腔内壁贴合滑动的限位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外保护套和内保护套均为无卤交联聚乙烯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内保护套内部于导线之间填充陶瓷纤维棉填充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金属铠装层具体为不锈钢丝编织套,防滑环焊接在金属铠装层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弹性绝缘层具体为氟硅橡胶绝缘套,弹性绝缘层同时包裹导体和连接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连接筒为铜制圆筒,连接筒内部的滑动腔直径大于导体直径,导体上滑动在滑动腔内部的限位头为铜制圆柱头。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拉性电线,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导体上间隔设置连接筒,该连接筒内部设置了供导体端头限位头滑动的滑动腔,当导体受到拉力时,限位头和滑动腔的设置可为导体提供一个缓冲长度,且在导体外侧设置了同时包裹导体和连接筒的弹性绝缘层,该弹性绝缘层具体为氟硅橡胶绝缘套,具备一定延展性,起到绝缘防护的同时,保证导体在受拉时不会裸露;
2、通过使用外保护套、金属铠装层和内保护套作为导线的抗拉防护结构,其中,金属铠装层表面间隔设置了防滑环,外保护套内壁与防滑环对应位置设置有与防滑环咬合的内凹环槽,加强了金属铠装层与外保护套的一体性,当电线受到拉力时,金属铠装层与外保护套同时承当绝大部分的拉力,减轻导体的受拉力,部分拉力作用到导体上,被导体和连接筒的滑动距离对冲,可有效防止导体在电线受拉过程中断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华阳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华阳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55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