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极耳翻折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55135.1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2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矫贺东;钟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7/04 | 分类号: | C21D7/04;C22F1/00;H01M50/533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仲元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极耳翻折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极耳翻折的加工装置,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胶辊,还包括设置在胶辊正上方的压印件,压印件朝向胶辊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条凸起部,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压印件上下运动的升降组件,在升降组件驱动压印件与胶辊相互配合时,凸起部在极耳表面长度方向形成压痕。通过升降组件驱动压印件与胶辊压合,利用压印件底面的凸起部,可以在极耳表面长度方向形成压痕,一方面,压痕能消除导致极耳褶皱的内应力,增大极耳过辊时抗翻折强度,另一方面,压痕并未穿透极耳,没有造成极耳缺失,保证了极耳的完整性和过流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极耳翻折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生产过程中,极片极耳在卷绕时容易产生褶皱,甚至向电芯翻折到电芯内部,导致电池存在短路的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目前普遍采用大直径辊柱辊压,并加装抚平装置的方式来改善。除此之外,还有通过在极耳开切缝来消除内应力,从而避免极耳过辊翻折的方式。
上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极耳翻折的情况,但加装抚平装置安装成本高、过程复杂,且切缝的方式会导致极耳不完整,降低其过流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极耳翻折的加工装置,既保证了极片的过流能力和完整性,又能有效解决极耳过辊褶皱翻折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极耳翻折的加工装置,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胶辊,还包括设置在胶辊正上方的压印件,压印件朝向胶辊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条凸起部,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压印件上下运动的升降组件,在升降组件驱动压印件与胶辊相互配合时,所述凸起部在极耳表面长度方向形成压痕。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压印件的底部面积与极耳面积相等,同时,压印件底面与胶辊外周面相适配,凸起部沿胶辊轴向方向设置在压印件的底面,且凸起部两端不超过压印件的两对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不大于极耳厚度的2/3。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而言,所述凸起部设置为多条,且凸起部为长条形,多条凸起部沿胶辊滚动方向等间距布置,相邻两条凸起部之间的间距为0.5mm-1.5mm。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而言,所述凸起部设置为多条,且凸起部为圆形或椭圆形,多条凸起部呈同心圆等间距布置,相邻两条凸起部之间的间距为0.5mm-1.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丝杠及滑块,机架顶部水平固定设置有固定板,胶辊轴向方向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丝杠,丝杠分别与固定板和机架转动连接,丝杠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滑块设置在丝杠上,压印件设置在两个滑块之间并与两个滑块分别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印件对称设置有两个,沿胶辊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压印件分别正对极片宽度方向两侧的极耳。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用于调节两个压印件间距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及正反螺杆,所述正反螺杆水平设置在两个滑块之间,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滑块侧壁,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正反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正反螺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滑块侧壁转动连接,两个压印件分别与正反螺杆的螺纹相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正反螺杆的螺纹相连接,两个压印件分别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座底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55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