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卧式泵闸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42846.5 | 申请日: | 2022-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2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付廷亮;刘德旭;黄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7/40 | 分类号: | E02B7/4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 地址: | 23001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卧式泵闸系统,所述升卧式泵闸系统包括闸门、潜水泵以及启闭机,所述闸门上设置有所述潜水泵,所述闸门通过至少一个主动轮活动安装在一轨道上,所述闸门的底部固定有闸门吊耳,所述启闭机通过钢索或者钢索滑轮组连接所述闸门吊耳,所述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以及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水平布设,所述第二轨道为斜坡轨道。本实用新型在全开状态下,闸门水平卧式布置,不仅降低了泵闸顶部建筑物的高度,还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闸门与潜水泵一体化设计,降低了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闸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卧式泵闸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泵闸站的运移方式主要采用垂直上拉的启闭形式。垂直上拉形式是将泵闸直升式启闭,由于需要将泵闸升起至孔顶,所以泵闸上方需要充足的垂直空间以满足泵闸启闭;同时传统的泵闸站,闸门与潜水泵是分开的,泵房与闸室分开建设的形式,占地面积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占地面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卧式泵闸系统,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升卧式泵闸系统,所述升卧式泵闸系统包括闸门、潜水泵以及启闭机,所述闸门上设置有所述潜水泵,所述闸门通过至少一个主动轮活动安装在一轨道上,所述闸门的底部固定有闸门吊耳,所述启闭机通过钢索或者钢索滑轮组连接所述闸门吊耳,所述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以及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水平布设,所述第二轨道为斜坡轨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轨道竖直布设。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轨道相对竖直方向呈15°-60°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潜水泵和所述闸门采用法兰一体式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卧式泵闸系统还包括二层平台,所述启闭机设置在所述二层平台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层平台通过至少一个立柱安装在闸室的上端,所述闸室内设置有所述闸门以及轨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启闭机为卷扬式启闭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启闭机包括电动机以及钢索盘,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钢索盘,所述钢索的一端或者所述钢索滑轮组的钢索的一端连接所述钢索盘,所述钢索的另一端或者所述钢索滑轮组的钢索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闸门吊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层平台上设置控制室,所述启闭机安装在所述控制室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室的正面开设有室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卧式泵闸系统,在全开状态下,闸门水平卧式布置,不仅降低了泵闸顶部建筑物的高度,还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闸门与潜水泵一体化设计,降低了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卧式泵闸系统的关闭状态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卧式泵闸系统的打开状态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卧式泵闸系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428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顺片生产烘干用摆放机构
- 下一篇:一种节点式检波仪





